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10月19日,快手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356亿元,同比增长14.2%;经营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69.9%;经调整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26.3%,经调整净利率达到14%。
除了线上营销服务、电商与直播等核心商业收入保持增长之外,以可灵AI为核心的新业务在本季度也获得高速增长。财报显示,可灵AI今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超3亿元,今年全年收入预计将达到约10亿元,较年初制定的4.3亿元目标提升超过100%。
在商业化获得积极进展之后,快手对可灵AI的应用场景也更加明确。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透露,可灵AI将聚焦于AI影视创作这一核心目标,聚合资源打磨技术和产品能力。
今年9月,可灵发布2.5 Turbo模型,其在文本理解、动态效果等多个核心技术维度实现大幅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国内几家互联网大厂在视频生成模型领域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其中,阿里在9月发布Wan2.5-Preview视频生成模型,能够响应运镜、人物变身等复杂指令;字节跳动在6月发布Seedance系列视频生成模式,可生成多镜头无缝切换的1080P高品质视频。
对此,程一笑的判断是,这意味着视频生成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优质赛道。但在他看来,整个行业仍然处在技术快速迭代和产品形态探索的早期阶段,整个行业处在通过竞争加速进步的阶段。

在确定重点应用场景之后,可灵AI后续的迭代方向也更为明确:围绕多模态交互理念在模型技术领先性和产品的想象力上进行突破。同时,可灵AI在生态建设的目标也更加清晰:帮助创作者获得戛纳电视节、釜山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等头部影视展会展映作品的机会以及精准匹配高价值商单的机会。
在引导创作者把AIGC应用于影视制作方面,快手在全行业中也是较为积极的平台之一。去年以来,快手以官方出品的形式上线了多部AIGC制作的微短剧作品,并通过多个创作者扶持计划引导更多创作者加入。今年,在AI漫剧走红之后,快手也投入现金和流量等资源补贴,引导创作者通过可灵AI创作AI漫剧作品。
财报显示,可灵AI全球用户规模已突破4500万,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为超2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覆盖广告营销、影视动画、游戏制作等行业。
在业务进展和商业化超预期的背景下,快手也将加大在可灵AI上的投入。快手科技首席财务官金秉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今年,快手已多次扩充可灵在推理侧的算力。随着模型加速迭代,公司也开始提升训练算力,以保持可灵在技术上的前沿性和竞争力。同时,近期快手在AI技术人才的吸引与保留上增加了一定投入。
对于加大在AI领域投入是否会拖累快手利润率的问题,金秉表示,公司依然有信心实现全年经调整经营利润率的同比提升。
这是因为快手除了拓展可灵AI的商业化之外,还把AI大模型技术应用于核心业务,通过AI技术在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的价值释放提升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此前,界面新闻曾报道,这些服务于核心业务的大模型研发团队隶属于快手社区科学线,相关团队研发的大模型包括服务于推荐系统的OneRec、服务于电商搜索的OneSearch以及服务于商业化的生成式强化学习出价技术等。
财报披露的信息显示,生成式推荐大模型OneRec和生成式强化学习出价模型G4RL等AI技术共同为国内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带来了约4–5%的增量。端到端生成式检索架构 OneSearch,实现更精准的商品匹配和用户理解,带动第三季度商城搜索订单量接近5%的提升。
而根据快手在财报电话会上披露的信息,快手在研发体系、客服、内容审核领域也在积极使用AI降本增效。其中,快手新增代码中由其自研AI编程产品CodeFlicker生成的比例已接近30%,超过70%的用户咨询量由AI智能客服直接响应并解决,平台内容通过AI的初审率超过99%。
金秉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随着AI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快手有信心在未来两年继续实现盈利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和盈利能力的稳中有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