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涛
11月3日,威高血净(603014.SH)开盘便封死涨停板,股价报收42.30元,单日涨幅达10.01%。
市场的热烈反应直接指向公司在两日前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山东威高普瑞医药包装有限公司(下称威高普瑞)100%股权。这场“威高系”内部的资产腾挪,在主营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被外界解读为一次应对集采常态化的关键布局。
此次交易本质上是一场“威高系”的内部整合。据威高血净发布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交易对手方包括威高股份(01066.HK)及其关联方,而威高股份不仅是威高普瑞的控股股东(持股94.07%),同时也是威高血净的第二大股东。
穿透股权后,交易各方实际均受威高集团实际控制人陈学利主导,这意味着重组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更多是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威高血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威高血净将按照每股31.29元的价格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支付对价,交易完成后,威高普瑞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选择此时进行资产注入,背后是威高血净主营业务面临的现实压力。10月31日,威高血净发布了三季度报,尽管在2025年前三季度仍实现了3.41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92%,但这份温和增长的成绩单难以掩盖其成长焦虑。

回顾其业绩轨迹,威高血净归母净利润增速已从2023年的40.32%大幅回落至2024年的1.58%。作为国内血液净化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核心产品血液透析器和透析管路合计贡献了超过八成的毛利,然而2024年下半年起部分省份执行集采后,这两类产品的平均出厂价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了约16%和11%,直接压缩了毛利率空间。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威高血净曾进行压力测试,测算结果显示,若血液透析器等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执行集中带量采购且费用结构不变,公司净利润将较基准情形下降约24.90%。公司招股书称,若能同步优化销售费用等开支,可将净利降幅收窄至约6%。这组数据意味着,企业必须通过供应链内挖潜来应对价格下行。
这场对威高普瑞的收购,恰是构建内部防线的重要一步。威高普瑞作为国内首家取得预灌封注射器注册证的企业,其产品线涵盖预灌封注射器、卡式瓶及自动注射笔等,能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一站式药品递送解决方案。根据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出具的说明,威高普瑞预灌封产品国内市场占比均超过50%,在国内市场行业中排名第一,在国际市场销量位列行业前五。完成整合后,威高血净有望在材料、灭菌和包装验证等环节实现内生配套,降低对外采购依赖,从而对冲集采带来的成本压力。
威高血净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可以通过整合标的公司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将产品线扩展到医药包材领域。同时,本次交易完成后,通过充分协同上市公司自身中空纤维过滤技术优势与威高普瑞在生物制药领域的丰富客户资源,可以实现双方在生物制药滤器业务上产品技术储备与销售渠道的双向赋能,共同开拓以生物制药滤器为重点的生物制药上游业务市场。
国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收购后,公司业务版图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双方发挥协同效应,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5年三季度末,威高血净货币资金达16.33亿元,充裕的现金储备为此次战略布局提供了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