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百富发布“智榜” 首创企业需求导向法律服务评价体系

2025年11月1日,由胡润百富主办、智合承办的“胡润智榜·大中华区卓越法律服务指南”启动发布会于上海成功举办。会上正式发布了旨在打造契合中国企业家商业实践场景的“胡润智榜”法律服务评价体系及首期《2026胡润智榜·大中华区卓越推荐律所TOP100》榜单。此举标志着法律服务行业的评价范式开始从传统的“供给端评价”向“需求端评价”进行战略性转变。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智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公司CEO洪祖运与智合合伙人、智榜事业部总经理聂佳彤等主办及承办方代表,与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邵万权、上海仲裁协会会长俞卫锋等四百余位企业界、法律界嘉宾莅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行业评价新范式的启动。

构建需求导向评价新范式

为切实反映市场真实需求,发布会现场正式公布了首个由企业核心决策层组成的“胡润智榜评审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涵盖科技、金融、制造、消费等关键领域,包括:利氪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惠志峰、林德大中华区总裁李臻旻、维昇药业法务合规负责人王超美维口腔医疗联合创始人徐晓晖、PingPong 合伙人谢庆涛、上海美商会董事姚迪、西卡(中国)总裁 张烨炯(以上排名不分先后)。这些来自全球500强企业、独角兽及瞪羚企业的CEO、CFO、GC等核心决策者将直接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确保评价体系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

创新方法论驱动评价体系升级

据胡润集团介绍,本次评价体系的核心创新在于引入了VEM(价值评估模型) 与VPM(价值偏好模型) 两大方法论。据介绍,这两大模型将评价维度从单一的专业能力,拓展至行业认知深度、商业协同效率与战略价值贡献等多元指标,旨在构建更符合中国企业实践需求的法律服务评价体系。

市场需求升级催生评价体系变革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企业在数据治理、ESG合规、跨境投融资等新兴领域的法律需求快速增长,对律所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以律所规模、创收为主的评价体系已难以完全适应市场新需求。

多位与会企业代表在交流中指出,当前企业在选择法律服务时,除了关注专业能力外,更加重视律所对行业的理解深度、对商业风险的预判能力,以及助力企业战略实施的综合实力。这一市场需求的转变,是催生新评价体系的根本动力。

完善机制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会上同时启动了2026年度“胡润智榜·大中华区卓越推荐律师榜”调研计划,该计划将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和专业方向开展持续深入研究,通过收集更多市场反馈和数据,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机制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从单一的专业能力评价转向综合价值评估,有助于推动法律服务市场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促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评价体系的持续完善,“胡润智榜”有望为中国法律服务市场提供新的价值参考坐标,推动建立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据悉,“胡润智榜”首期榜单及详细评选信息已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完整榜单可通过胡润智榜官方网站(legal.hurun.net)查询。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