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利交出“十四五”亮眼成绩单

水利投资总量实现了从千亿级向两千亿级突破。

10月31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会上,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权燕用“两大突破”“两大提升”“三大体系”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四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成就。

权燕指出,“十四五”期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对水利空前重视,高位推动,省直部门和各市(州)密切协作、合力推动,全省水安全保障和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水利投融资方面实现了总量和结构两大突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大水利投入的实施意见》,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建立了公共财政、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新格局。一是水利投资总量实现了从千亿级向两千亿级的突破,预计今年全省完成水利投资将超过700亿元,“十四五”总量将突破2800亿元,是“十三五”总量的2倍。二是水利投资结构实现了从单一渠道向多元投入的突破。在2800亿元投资中,除了各级财政投入的1507亿元以外,四川省抢抓政府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机遇,强化申报、发行、使用全过程管理,筹集了政府专项债484亿元;水利厅与7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节水贷”“取水贷”“前期贷”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利用金融信贷资金503亿元;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306亿元。

在现代水网建设方面实现了骨干水网和乡村水网两大提升。按照国家水网“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总要求,四川省科学布局了“三系八支、六横六纵”为总体格局、“纲目结”有机衔接的安全韧性现代化水网。一是骨干水网加速构建。引大济岷工程可研报告已获批复,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等大中型工程建成发挥效益,亭子口灌区一期等骨干水网工程加快建设,都江堰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顺利实施,向家坝灌区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二是乡村水网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推动水利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实施100个乡村水务建设县,让2200多万农村居民实现“喝好水”。积极开展渠系配套工程“整装推进”试点,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有力支撑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桐子坝渡槽

在水旱灾害防御方面完善了防洪工程、监测预报、防御工作三大体系。四川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构筑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黄石盘、红鱼洞2座控制性水库投入使用,建成堤防护岸2300公里,完成152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二是完善雨情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成7301座水库雨情水情测报设施,全面布局和实施测雨雷达,建设了1200多处水文(水位、水量)站网,提高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水平。三是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建立十大流域联防联控机制,首创水利、自然资源、应急3部门联合值守机制,山洪灾害“蜀地化”防御、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全国推广。建立“大水调”机制,精准高效开展水工程联合调度,有效应对多次强降雨过程、近10年最重伏旱,今年成功守住了洪涝灾害人员“零伤亡”底线。

雅安市荥经县测雨雷达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