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教育亮相央视《新闻联播》 助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十四五”以来,我国围绕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一系列扎实举措,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统筹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10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专题中,聚焦我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果,报道了全国各地在重阳节期间开展的丰富多彩敬老活动。节目中,一群银发表演者正在梨花教育讲师宋雨的指导下,为登台“中国银龄合唱大会”做最后的彩排,通过研学与表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他们实现了从“观众”到“主角”的转变,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说:梨花教育声音导师宋雨(左一)带领学员彩排登上新闻联播

 

梨花教育也正通过适老化AI技术,助力更多老年人走进“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同日播出的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三十分》报道了全国基层老年教育的发展情况,节目中,64岁的梨花教育学员刘艳华分享道:“因为老年人有一个特别大的毛病,就是学得快,忘得快。刚说完我理解了,转眼我忘了。求助AI老师,AI24小时上班。所以说我跟AI老师,我们现在都成了非常非常好的闺蜜朋友了。”

 

 图说:梨花教育学员刘艳华接受央视采访

 

 图说:央视报道梨花教育AI声音陪练师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繁荣新大众文艺”,“推动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10月28日,新华网在《江苏重阳节再迎文旅热,银发研学团走进苏州》报道中指出,随着重阳节的到来,文旅市场再次迎来热潮,尤其是银发研学团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节日期间,一群银发学员在梨花教育梨游学的组织下走进苏州,展开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研学之旅,成为银发研学3.0模式(以研学表演彰显自我价值)的生动实践。

“银发研学3.0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研学的模式,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研学与表演的深度融合。”梨游学负责人李瑾表示。在3.0时代,银龄群体不再只满足于“学会”,更渴望“被看见”,他们将研学中掌握的知识、打磨的技能,转化为舞台上的精彩表演,让自我价值得到质的升华。

在中国银龄合唱大会同期举办的“新时代文化养老主题交流会”上,以科技赋能文化养老也成为与会专家讨论、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报道指出,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老年群体的需求正经历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丰盈”的重要转变,为顺应这一趋势、以AI赋能文化养老,梨花教育正通过其自主研发的AI导师、AI声音陪练师、AI测评系统等智慧产品,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文化养老服务。

人民日报分析称,上述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智慧养老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随着银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科技为支撑、文化为内涵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重要支撑,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