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新媒体集团荆浩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山西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澳涞山庄举行。来自文化界、传媒界、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齐聚太行深处,共同见证这一聚焦北方山水画鼻祖荆浩艺术传播与当代活化的专业机构落地,标志着千年山水文脉的传承进入"新媒体+文化"的创新发展阶段。
作为研究中心的核心实践基地,澳涞山庄凭借深厚的文化基因与成熟的数字文旅基础,成为承载这一使命的天然载体。这座荣获"中国最美山庄"称号的文旅地标,前身是为纪念荆浩而设的荆浩画院,地处荆浩当年隐居创作的太行洪谷核心区域,800余亩山水格局中,"墨染翠湖""灵龟衔寿"等景致与荆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主张高度契合 。山庄已建成的元宇宙山水画体验空间、澳涞坞短剧影视基地等数字设施,更实现了传统笔墨与现代表达的创新融合,为研究中心开展数字化传播实践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新媒体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成立仪式上指出,荆浩作为北方山水画鼻祖,其《笔法记》中的"气、韵、思、景、笔、墨"绘景"六要"论奠定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理论根基,《匡庐图》开创的全景山水模式影响深远。研究中心的核心使命,是依托新媒体技术优势,打破传统艺术传播的时空限制,让千年画脉真正"活起来"。未来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打造"数字荆浩"资源库,对《匡庐图》等传世佳作进行高清数字复刻与学术解读;二是推出系列新媒体内容矩阵,通过短视频、直播、互动H5等形式,解读画学理论与太行山水的文化关联;三是开发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结合山庄元宇宙技术,构建"可进入、可互动"的虚拟荆浩创作场景。
"选择澳涞山庄,正是看中这里'文化本源+数字生态'的独特优势。"荆浩研究中心首任主任表示,山庄打造的"荆浩文化+元宇宙+新消费场景"模式,已实现文化IP向沉浸式体验的转化 ,这种实践基础能让研究中心的学术成果快速落地。此前,山庄凭借元宇宙技术让山水画"动起来"的创新尝试,已吸引众多年轻群体关注,印证了新媒体传播的强大活力。
澳涞山庄创始人王海歌表示,山庄将全力支持研究中心建设,计划扩建荆浩艺术文献数字馆,增设"新媒体创作实验室",并联合开展"太行山水直播季""00后画说荆浩"等特色活动。依托山庄年均超3万人次的文化研学接待量,研究中心的成果将通过体验式消费触达更广泛受众,形成"学术研究—数字传播—产业转化"的良性循环 。
业内专家评价,研究中心的成立为传统艺术传承提供了全新范式。它不仅让荆浩艺术研究从学术殿堂走向大众视野,更以新媒体为纽带,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的深度联动,为山西文旅转型提供了"文化赋能+科技增效"的可复制样本。正如好莱坞格莱美奖得主西蒙·弗兰格林所言,这里的山水与科技融合堪称独特,而研究中心的落地,将让这份独特魅力通过数字渠道传遍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