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前高管们,都去了哪?

这些从欧莱雅集团“出走”的前高管们,究竟去了哪里?又将对当下的美妆市场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文|青眼

近日,曾担任欧莱雅中国财务发展总监/活性健康化妆品事业部财务总监的金昶,正式加入珀莱雅并出任财务负责人,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无独有偶,就在本月1日,曾在欧莱雅集团工作了近20年的李善珠(音),正式就职LG生活健康新任首席执行官。

作为全球第一大美妆公司,欧莱雅集团堪称美妆行业的“黄埔军校”。据青眼不完全统计,近3年内,至少有12位前欧莱雅集团高管转投至行业内的多家美妆公司担任重要职位。

那么,这些从欧莱雅集团“出走”的前高管们,究竟去了哪里?又将对当下的美妆市场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全球美妆企业“争夺”欧莱雅前高管

市场大环境的动荡让越来越多的美妆企业开始需求新的变革,这也是近两年高管变动愈发频繁的原因之一。

青眼梳理发现,2023年至今,在LVMH、科赴、开云集团、珀莱雅、上海家化、贝泰妮等在内的多个国内、外美妆公司发布的人事任命中,共有12起人事任命系来自欧莱雅前高管,其中,仅今年就有6起。

众所周知,在全球消费环境疲软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之下,欧莱雅集团始终保持着业绩的持续增长,并稳坐全球最大化妆品集团宝座。这一强势表现也被视为全球美妆行业的“标杆”,因此,也为欧莱雅前高管们提供了最佳履历背书。

可以看到的是,“欧莱雅系”前高管们在离开老东家后,依旧在其他美妆公司执掌着CEO、护肤部门总裁、美妆部CEO等核心关键职位。

·就外资美妆集团而言,那些具备从区域市场拓展至全球业务,以及在多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管理方面拥有全方位能力的欧莱雅系高管们,不少直接接任美妆业务的部门总裁甚至是集团CEO。

典型如,今年9月29日,LG生活健康集团即宣布任命李善珠为新任CEO,自10月1日起生效。公开信息显示,李善珠在欧莱雅集团任职14年,最早于2002年担任欧莱雅韩国总监,负责企业传播与公关事务。此后,她历任欧莱雅韩国事业部董事总经理、科颜氏国际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欧莱雅韩国副社长等职务,曾带领科颜氏实现全球销售额翻倍增长,并统管消费者及医疗渠道业务等。

今年1月,资生堂和科赴任命的两位新高管,也均曾在欧莱雅集团任职。其中,曾在欧莱雅集团任职8年的Fran Law,被任命为资生堂旅游零售亚太区商业和业务发展副总裁;而在欧莱雅集团任职长达24年的Penelope Giraud,则是被科赴任命为皮肤健康和美容部门的总裁,负责亚太和拉丁美洲地区,领导品牌组合的战略方向,包括露得清、艾惟诺和城野医生等。

曾执掌欧莱雅中国区3年的斯铂涵则更为典型,其在2023年3月被LVMH集团“挖”走,接下该集团全新美妆部门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管理娇兰、馥蕾诗、贝玲妃、玫珂菲、Fenty Beauty、帕尔马之水等在内的15个美妆品牌。

据悉,斯铂涵自2004年入职欧莱雅集团,曾担任欧洲市场总监、碧欧泉日本总经理、兰蔻日本副总经理等职务。值得一提的是,他于2016年至2019年,担任欧莱雅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不仅如此,LVMH还于2023年3月聘任了原欧莱雅集团旗下碧欧泉品牌全球总裁Giulio Bergamaschi为旗下香水品牌帕尔马之水首席执行官。而后者则曾担任过碧欧泉品牌全球总裁、欧莱雅中国大众化妆品部国际产品开发部总经理等要职。

·中国美妆企业方面,珀莱雅、贝泰妮、上海家化等头部公司也正密集引入“欧莱雅系”高管,旨在借助其国际视野与成熟经验,升级企业的运营能力、品牌管理和创新能力,驱动企业向国际化、高端化战略目标加速转型。

今年以来,珀莱雅接连2次引入“欧莱雅系”人才。除金昶外,6月刚刚上任珀莱雅集团产品开发负责人兼孵化品牌副总经理的汪奕峰,也曾担任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薇姿产品经理、品牌总监等职务。

不止是珀莱雅,贝泰妮在今年3月官宣的新任集团副总经理吴小静,在22岁便入职欧莱雅中国,曾担任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电子商务总监一职。

此外,早在去年7月,上海家化就“挖”来了曾在欧莱雅中国工作近十年的陈旻担任美妆事业部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陈旻在欧莱雅中国曾先后任高档化妆品部零售总经理、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兼活性健康化妆品事业部总经理(现为皮肤科学美容部)等职务,是带领修丽可、理肤泉等品牌在中国步入快速增长期的关键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在入职上海家化前,陈旻还短暂入职过科蒂集团,系科蒂中国的首位华人总经理。

总的来看,2023年至今,已至少有12位欧莱雅系前高管被同行“挖角”,体现了各大公司向全球最成功美妆公司学习、借鉴的用心。同时,也说明了在美妆巨头公司的工作经验正成为行业的稀缺资源,被争相“抢夺”。

系统化商业方法论成为“抢手资源”

毫无疑问,经由欧莱雅集团管理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所具备的系统化商业方法论,势必能够直接为新东家注入稀缺的战略级资源,故而备受行业认可。从另一角度来看,上述各公司对欧莱雅前高管们争夺的背后,实际也折射出这些巨头们当下战略布局的转变。

以近期入职珀莱雅并担任财务负责人的金昶为例,他在欧莱雅中国曾负责的战略投资与收购兼并,这是一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品牌、构建美妆帝国的核心手段。因此,在珀莱雅处于港股上市和全球化布局的关键阶段,入职一位有着国际化视野以及专业资历和财务负责人,对该公司的重要意义已不言而喻。

此外,欧莱雅系高管成熟的品牌运营能力也备受同行公司所看重。

典型如,刚刚上任的LG生活健康CEO李善珠,她曾经成功将科颜氏、圣罗兰等国际品牌在韩国市场做到顶尖水平,证明了其将全球品牌基因与本地消费者偏好深度融合的能力。

而今年1月,被科赴“挖”去担任皮肤健康和美容部门的总裁的Penelope Giraud,则更是覆盖了理肤泉(皮肤学级护肤)和适乐肤(大众皮肤学护肤)等不同定位的品牌,展现了其跨品牌矩阵管理和品牌价值塑造的深厚功力。

可以说,对于LG生活健康而言,李善珠是推动其美妆业务转型、重振高端品牌活力的最佳人选。而Penelope Giraud为则有望为科赴带去,在激烈的市场中为护肤品牌建立专业壁垒和消费者信任的成熟方法论。

此外,在数字化营销时代,欧莱雅集团前沿的“数字化渠道与增长”落地经验也备受美妆企业青睐。

以吴小静为例,他曾在欧莱雅中国担任电子商务总监7年,经历了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电商生态(天猫、抖音、京东等)从起步到成熟的全过程。因此,吴小静的加入,也有望能直接将国际巨头在数字化增长方面的系统化、精细化运营模式带给贝泰妮,帮助该公司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突破增长瓶颈,优化渠道效率,这是维持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综合来看,欧莱雅前高管们受青睐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具备的经验是在全球最大美妆集团中,被反复验证过的从品牌建设、财务管理到数字化增长的系统化商业方法论。与此同时,他们所具备的全球化视野与资源,甚至是供应链、研发和人才网络资源,也是非常稀缺。

因此,不管是对于正在转型、还是上市或全球化关键期的企业而言,引入这些高管,都相当于直接引入了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能大幅降低试错成本,加速战略目标的实现。

行业竞争的本质是“人才能力体系”

不仅仅是欧莱雅集团,事实上,国际头部美妆公司的经验一直都在不断为行业注入“人才”动力,尤其是中国美妆企业,不少都相当青睐有大公司背景的人才。

最典型如,宝洁作为全球最大的日化品公司以及全球排名第四的美妆集团,一直都被称为美妆人的“黄埔军校”,去年刚上任上海家化CEO的林小海,就曾在宝洁工作超20年。

与此同时,宝洁甚至培养出一众国货品牌创始人。典型如,逸仙电商创始人黄锦峰、HFP创始人吕博、溪木源创始人刘世超等,均曾在宝洁工作过多年。

不仅是在管理领域,研发领域中,有着国际头部集团研究经验的研发人才,也尤其受到行业青睐。例如,珀莱雅现任首席科学官黄虎以及珀莱雅现任首席研发创新研发官孙培文,也均曾是宝洁的研发高管。其中,黄虎还曾担任过宝洁美国总部全球首席科学家。

可以说,这些人才的流动与创业,均为中国美妆带来了更多的国际智慧与创新驱动。

美妆公司高管的变动是常态,也是为企业注入新动能的方式之一,但青眼也注意到,两年来各大公司高管的变动愈发频繁,从另一维度来看,亦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下美妆行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譬如,近年来,国货美妆开始狂卷研发。在短短几年中,国内美妆头部公司均相继官宣了首席科学官这一职务,且均是行业研发大咖。除上文所列举的珀莱雅外,还包括了上美股份、水羊集团、逸仙电商、环亚集团等。

再如,渠道领域,由于电商、跨境电商、数字化销售等成为行业重点。因此,行业普遍对于有旅游零售、跨境电商、数字营销等经验的高管需求也开始激增。

总的来说,未来的美妆行业竞争,本质是“人才能力体系”的竞争。因此,整合具备国际视野与系统化经验的高端人才,吸纳新的管理思想与战略,已成为企业和品牌持续保持增长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这场悄然进行的人才争夺战背后,全球美妆格局也将迎来新的阶段。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