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泰安 | 风起泰汶,输变电装备及电线电缆产业的崛起之路

输变电产业的“泰安方案”正赋能全球能源转型,成为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中的“电力明珠”。

文 | 陈明一

对于泰安市而言,输变电装备及电线电缆产业站在了新的风口。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持续推进电网投资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一带一路”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机会,大规模升级改造对输变电装备和电线电缆的需求在持续。

2024年,泰安市输变电装备及电线电缆产业(以下简称“输变电产业”)营收达453.7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位居全市11个产业链首位,产业规模排名由2021年第四位跃升至第二位,占全市工业比重从10%提升至15.5%,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从区域支柱到全国标杆的跨越式发展

输变电产业分为输变电设备和电线电缆两大产业。尤其输变电设备,泰安实现了对产业链上中下游较为全面的覆盖。

细研泰安输变电产业,产业链中游的装备制造涉及到1100kV及以下全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变电站、开关装置、避雷器、互感器、组合器、断路器等产品。

其中,1100KV组合器、1000KV变压器、1100KV电抗器等特高压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少产品被应用于三峡工程、北京奥运、张北特高压输变电等国家级重大项目。

自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以来,泰安输变电产业营收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市前列。这一成就得益于龙头企业引领与梯度化企业矩阵的协同效应。

泰开集团作为营收超301亿元的百亿级企业,拥有40多家子公司,产品出口至俄罗斯等7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和起草110余项中国电力产品技术标准,其“新能源发电高效高质并网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作为50亿级企业,特变鲁缆的产品涵盖750kV及以下六大类400余型号、20000余种规格电线电缆,66kV以上高压交联电缆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三,“一塔九线”高压立塔项目更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空间布局优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泰安构建起了“一核三级”空间格局——高新区依托泰开集团打造高端智能输变电装备及关键零配件聚集区;新泰市以特变电工为龙头打造电线电缆百亿产业园;泰山区建设高端智能电气百亿园区聚焦中小企业协同;宁阳县依托宝胜电缆等企业升级打造电线电缆产业园集聚化发展中高端产品,构筑电线电缆增长极。

龙头企业的引领、产业规模的集聚扩张,最终引发质量效益的“双提升”。2024年,泰安输变电产业实现利润30.6亿元、税收12.3亿元,均居全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8.8%,彰显强劲扩张动能。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斐然,这里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

截至去年,泰安输变电产业规上企业达100家,较2021年增长25%,形成“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革命的系统性演进

去年8月3日上午,泰安市输变电装备及电线电缆产业链举办微电网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联盟由链主企业泰开集团牵头,整合清华大学、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天津大学等16家单位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联盟成员通过联合攻关,加快微电网领域技术创新的快速突破和成果转化,实现科研成果共建共享、新能源领域资源优化配置,共同探索智慧能源新技术在电网、轨道交通、工业园区、超级充电桩等场景的应用模式,全面推动微电网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山东锚定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全民参与,在绿色转型方面持续聚焦发力。

可以说,微电网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正是泰安电力装备产业在微电网技术创新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产业链积极开展“双百”活动、坚持产业协同、深化校企合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更重要的是,它预示着泰安重大项目的实践正不断验证技术创新的价值,推动场景革命创新向前。

泰开高压绿色低碳园区微电网通过低压台区互联装置提升光伏自用率至80%以上,光伏收益提升15%,通过建设光储充及相变储热综合应用场景,设备采用直流供电不占用原有变压器容量;零碳柔性市政中心微电网部署1.5MW光伏系统,使市政府大楼白天用电由电网用电转变为市电+绿电方式,减少碳排放近15%;绿色零碳柔性自治供电所微电网在山东泰安市桃园供电所建设,集成太阳能光伏、风机发电、储能、V2G充电桩等9个子系统,提升储能系统利用率实现供电保电一体化……

这些项目不仅验证了微电网在工业、市政、农村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价值,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泰安模式”,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实践样本。

从战略引领到千亿集群的路径实现

今年8月16日,泰安市在西藏、四川等地,与企业单位对接产业链相关产品在雅下水电工程及川藏地区能源项目的应用,以助力产业链企业开拓市场。政策精准赋能正成为推动输变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连续两年帮助泰开高压公司争取山东省科技厅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立项支持,共获得无尝经费2190万元;泰安市“双十”工程首批项目立项支持400万元……

泰安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以来,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一目标,紧抓经营主体培育,深化为企服务,着力加快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泰安市通过调研、座谈等多种方式与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发放《企业需求调查表》征集企业诉求及意见建议,对链内企业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问题需求进行梳理,建立问题台账,靶向解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建立包保工作机制,为每家规上企业配备1名市级专班干部和1名县级专班干部联合联系包保,对科技创新惠企政策进行系统解读,让“好政策”发挥“大作用”。

通过组织企业与大院大所深度对接合作,泰安市不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山东迅康电气与西安科技大学共同策划组合电器产业化项目,项目完成后可实现5亿元产能目标;科德电子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的国内首创智能超声波水表芯片模组,替代进口,市场潜力巨大。

泰安已经明确,到2030年,输变电产业将实现规上企业营收1000亿元,培育500亿级企业1家、200亿级企业1家、10-50亿级企业5家,形成泰安首个突破千亿的产业集群。

泰开集团

目前,锚定“研发-制造-应用-服务”全链条生态,泰安正大力开展培链强链行动深化产业协同,支持骨干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完善产品布局,强化上游关键原材料及零配件配套,打造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链体系。同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跨链协同和科技创新协同,围绕“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方向进行精准招商,提升产业链运作效率。

从“区域支柱”加速迈向“全国标杆”乃至“全球样本”,输变电产业的“泰安方案”正赋能全球能源转型,成为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中的“电力明珠”。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