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市场现双位数下降,更换总经理的惠泉啤酒如何突破增长困局

在净利润连续五年增长的光环下,区域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正成为制约这家福建老牌酒企进一步发展的天花板。新品空窗两年后,惠泉啤酒亟待破局。

图片来源:惠泉啤酒官网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蕊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10月19日,惠泉啤酒(600573.SH)发布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76亿元,同比下滑2.59%。归母净利润为0.9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3.70%,实现5年连续上升;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600万元,同比上升28.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99亿元,同比下降7.9%;存货从2024年末的7046.24万元降至2025年9月30日的5958.79万元,降幅为15.43%。

区域市场表现则呈现冷暖不均的态势。作为惠泉啤酒的“大本营”,福建省内市场销售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0.74%,展现出了作为基本盘的稳固。而省外市场销售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13.77%,惠泉在外围市场的拓展仍面临挑战。从经销商数量看,省外市场报告期内增加42家、减少23家,净增19家,可以看出公司仍在积极调整和优化省外渠道布局。

海外市场方面,惠泉啤酒在2024年7月实现了首批230箱、1.42吨啤酒出口新加坡,成为泉州啤酒首次出口海外的案例。不过今年以来,公司尚未披露更多出海相关信息,海外拓展的成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产品方面,公司中高档产品销售收入约为4.03亿元,同比增长1.42%;普通产品销售收入约为1.62亿元,同比下降13.33%。

自2023年建厂40周年之际推出“老惠泉”与“惠泉1983”两款完善中高档产品矩阵的新品以来,惠泉啤酒在接近两年时间内并未再推出其他新产品。直到今年7月,公司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了新的产品规划,表示将研发上市白茶、初念系列特色精酿和推出无醇、低卡产品等丰富多样风味新酒产品,以满足多元化的个性选择,获得不同消费群体喜爱,试图通过产品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

不过,在头部啤酒企业们早已纷纷布局低卡、无醇及风味化创新的今天,惠泉啤酒此番探索并非行业先手,能否凭借对区域口感的深刻理解,找到属于自己的差异化表达,将是惠泉打开增长新空间的关键。

惠泉啤酒嘉年华/图片来源:惠泉啤酒官网

音乐节是直接触达啤酒消费群体的热门场景之一,今年8月,公司在惠安举办第四届惠泉啤酒嘉年华华,通过音乐、歌舞演出和酒王争霸赛等活动,试图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这种沉浸式品牌体验,目前啤酒企业在产品同质化环境中寻找突破的方式之一

界面新闻注意到,Wind数据显示,惠泉啤酒截至9月30日的前十大股东最新持股情况显示,与上一期定期报告持股数量相比,公司本期共有7个股东持股数量发生变动,其中,5人持股数量有所增加,2人持股数量有所下降;并有2个股东新进前十大股东。

10月19日,惠泉啤酒还发布了一则高管人员人事变动公告,因工作需要,刘翔宇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聘任易文新为公司总经理。

惠泉啤酒将于10月27日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届时管理层可能会对公司的战略布局和未来展望给出更详细的阐释。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