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邬少娟 郭梦琪
10月16日,安徽省工商联召开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发布会。“营收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和“吸纳就业百强”四大榜单正式发布。在备受关注的营收百强榜单中,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1186.97亿元的营收规模蝉联榜首,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以1019.36亿元位居第二,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778.57亿元位列第三。蔚来控股有限公司与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共同跻身营收前五强。

规模与效益双提升:入围门槛再攀新高
2025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入围门槛提升至61.70亿元,较上年微增0.09亿元,增幅为0.15%。百强企业营收总额突破1.7万亿元,达到17160.30亿元,同比增长2.64%,整体规模呈现稳步扩张态势。

在盈利方面,营收超过500亿元的企业共有5家,其中千亿级企业2家。营收百强企业净利润总额为375.40亿元,90家企业实现盈利,54家企业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企业为36家,超过10亿元的为14家,超过20亿元的为4家。
从行业利润贡献来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工及软件服务业等十大重点行业表现突出,2024年度净利润总额达到445.08亿元,成为支撑全省民营经济利润增长的重要力量。
制造业占比突破74%,技术密集型占主导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营收百强中制造业企业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7.20%,占百强总营收的比重从2021年的69.32%提升至2024年的74.34%,制造业在民营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从企业要素密集类型来看,技术密集型企业营收总额为9087.96亿元,占比达52.96%;资本密集型企业营收为4058.32亿元,占比23.65%;劳动密集型企业营收为4014.11亿元,占比23.39%。技术密集型已成为安徽民企百强最主要的特征。

在具体产业方面,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已成为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赛道。数据显示,汽车制造业营收较上年增长437.12亿元,增幅达26.7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315.41亿元,增幅为15.46%;新材料产业增长235.49亿元,增幅为20.86%。
营收百强中,共有55家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其中,战新业务营收占比超过50%的企业有28家,超过80%的有24家;战新业务净利润占比超过50%的企业为26家,显示出新兴动能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制造业百强企业营收总额为14325.31亿元,同比增长4.04%,资产总额达14676.05亿元,增长13.01%。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21个行业,展现出安徽制造业多元化、协同化的发展格局。
研发经费482.87亿元,创新投入持续加大
创新已成为驱动安徽民企百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度,营收百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482.87亿元,同比增长4.27%,研发强度为2.81%。
在研发平台建设方面,百强企业参与共建了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及1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支撑体系。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也取得积极进展。据统计,百强企业共牵头或参与组建产业联盟16家、联合实验室13家、创新联合体8家、新型研发机构9家,并共建学科专业7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研发人员队伍持续壮大,营收百强企业研发人员总数达到7.47万人,同比增长6.04%。专利产出实现量质齐升,共拥有国内有效发明专利21604件、国外专利1146件,同比分别增长33.82%和49.61%,显示出安徽民企在国际化创新布局上的加速推进。
附件:
2025安徽民营企业应收100强前10榜单

2025安徽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前10榜单

2025安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前10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