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国际航运中心,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二期怎么建?

青岛将推进机场二期T2航站楼和东二跑道等改扩建项目建设,机场承担的核心枢纽功能,将愈发明显。

文 | 凤凰网青岛 邹宗冉

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相遇,为期8天的长假让青岛旅游热度空前高涨。

在“双节”期间,青岛市主要交通枢纽预计完成客运总量317.30万人次。其中,民航运输表现亮眼,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2.19万人次,日均达9.02万人次,同比增长2.86%。

作为山东省目前唯一的4F级国际机场,二期项目也在8月底传来新进展,青岛将推进机场二期T2航站楼和东二跑道等改扩建项目建设,机场承担的核心枢纽功能,将愈发明显。

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

日前,《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期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正式印发,明确了阶段性发展目标为青岛未来十年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描绘了清晰蓝图。

规划明确,到2028年,青岛计划初步建成全球一流的国际门户枢纽和东北亚领先的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框架。

到2035年,青岛将基本建成服务黄河流域、协同东中西部、面向亚太、联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航运中心,具备强大的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这一系列目标,规划明确了“强化双枢纽引领、提升大通道支撑、构建四大高地、布局五大片区”的发展策略。

其中,“双枢纽”战略将重点打造两个核心:一是辐射全球、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二是面向日韩、联通上合的国际航空枢纽,共同支撑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关键载体,胶东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规划明确提出,将“加快现代化机场建设,织密特色航线网络,打造上合自由贸易空港”,全面提升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

按照规划要求,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将争取增加机场空域容量和航权时刻,持续优化现有航站楼和货运场站对上合航班的服务效率。同时,将有序推进机场二期T2航站楼和东二跑道等改扩建项目,并将胶州机场地块进行功能预留。

值得一提的是,胶东机场二期规划具有前瞻性布局。早在2021年8月机场转场投运时,二期工程就已纳入远期发展规划。

与机场二期同步推进的,还有青岛市轨道交通12号线和16号线的建设,构建“空铁联运”新模式。

这些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将有效提升旅客出行效率和区域物流服务水平,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辐射青岛都市圈能级提升

转场运营四年来,胶东国际机场已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4年,机场完成运输航班19.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61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7.9万吨,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2025年暑运期间,单日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1万人次,再次刷新纪录。

这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机场基础设施持续优化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

2024年,胶东国际机场共开通国内外客运航线228条,通达全球128个城市,中转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年保障中转旅客255万人次,中转比例达10%,已步入全国同量级机场先进行列。

优质的服务也赢得了国际认可。在国际机场协会2024年度服务质量评估中,胶东机场荣获亚太地区2500万-4000万旅客量级别“最佳机场”称号。

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青岛在国际航运格局中地位的提升,也对未来航空枢纽能级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山东目前唯一的4F级国际机场,胶东机场以“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为定位,服务范围远超青岛行政区划,深度匹配整个青岛都市圈发展需求。

根据山东省规划,其将服务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五市协同发展,而地处胶东半岛几何中心的选址优势,使其通过高铁网络可实现30分钟抵达潍坊、1小时覆盖烟台威海,全面增强青岛的航空通达性。

未来,随着二期工程推进,机场与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高效接驳将进一步完善,旅客出行体验升级。

同时,以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集聚效应也将进一步放大。目前,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已吸引京东、苏宁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形成了航空物流、高端制造、商务会展等特色产业集群。

来源:凤凰网青岛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