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开播一集就突然宣布停播的《白鹿原》,在复播后凭借9.2的高分成绩创下近年国产剧首播评分新高,强势回归。但这部口碑剧却遭遇了收视滑铁卢,本以为“停播风波”带来的关注度会转化成高收视率,没想到现实的收视成绩并不理想,竟然不足0.6%。这对于一部年代史诗大剧而言,实在难以称之为好成绩。
避开了《人民的名义》,却又撞上了《欢乐颂二》,《白鹿原》虽收视不振,但底子还是很硬的。具备成为黑马的潜质,也有人预测《白鹿原》后续一定会爆发。
1、高口碑:高品质剧集获网友认可
首播评分刷新高,甚至超过了口碑巅峰时期《人民的名义》,而至今《白鹿原》的豆瓣评分还是高达9分,直接登上年度国产剧榜首,被视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超高质量国产剧。网友多反馈为:剧情节奏明快,人物特点鲜明。剧中“白嘉轩与鹿子霖这对CP,相互帮助相互拆台。秦海璐的仙草霸气挡酒,剧中的“油泼面”更是成为新晋网红美食。
2、大卡司:老戏骨挑大梁实力演绎
明星有着自带流量的属性,一部电视剧的演员能否符合观众眼缘,对于带动收视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鹿原》共有94位主演,400位幕后工作人员,4万群演。除了集结张嘉译、秦海璐、雷佳音等一批备受网友喜爱的老戏骨外,也吸引了李沁、翟天临等青年演员的加入。《蜗居》中的“海藻大叔”张嘉译、《大宋提刑官》中的何冰,影后秦海璐以及新版“王宝钗”李沁,经典角色都深入人心。老戏骨+实力小生+青年小花,全方位覆盖70、80、90后粉丝群体。
3、大IP:完美剧本打造史诗巨作
《白鹿原》原著洋洋洒洒五十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堪称20世纪末文学史上的一个大IP。而为了把这部文学巨著般上电视剧舞台,编剧申捷历经五年时间,翻阅《白鹿原》相关民国史、民俗史等书籍上百本,几经雕琢最终完成了该剧的剧本创作,在剧本研讨会上得到了各方专家一致好评。先后历经了15年的创作与打磨,如今呈现在荧屏上的《白鹿原》鲜活而不失厚重,对当下的流行文化市场而言无疑也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4、大制作:情怀为根,1.6亿投入大制作再现经典
这次的电视剧版《白鹿原》,第一次“全景式”的还原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经典作品。2015年5月开拍,历时近8个月拍摄,长达一年时间的后期制作,先后10次的大规模转场,总投资逾1.6亿元,将近百万字的电视剧本全景呈现,展示了渭河平原从清末民初到解放胜利五十年的风云变幻,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生活变迁的史诗,也是一幅斑斓多彩、触目惊心、厚重深邃、跌宕曲折的中国近代史雄奇画卷,更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宗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秘史。
自开播至今,零星的宣传、微薄的话题甚至鲜少的安利使这部剧的收视至今“毫无起色”。在眼球经济时代,得力的宣传成为影视剧吸睛的必备法器,那么那些大热电视剧都是如何进行宣传的呢?
1、官方造势
影视剧的宣传到位与否,首先要看官方的支持给不给力。剧集尚未播出时,官方发布的预告片、宣传片能否抓人眼球、引爆话题尤为重要。如即将登陆暑期档的《楚乔传》,每次官方曝光的预告片、台前幕后花絮都能迅速引发热议,这无疑提升了观众对这部剧的期待度。就线下而言,除发布会、看片会之外,有些官方还别出心裁地定制其他宣传形式,为新剧造势宣传的方式令人眼前一亮,迅速圈粉。
如,《三生》主演杨幂、赵又廷开互动直播。
又如,《欢乐颂2》五美办“睡衣闺蜜趴”。
如果说《三生》与《欢乐颂2》的期待值本就很高,那么原以为会成为炮灰的《大唐荣耀》却也凭借铺天盖地的官方宣传——线上直播、线下见面会,不停地给观众送福利,牢牢锁定观众的心。实际上,《白鹿原》的预告片做的诚意十足,看片会也获得一致好评。但官方的造势实在微弱,特别是在剧集播出后,官方的宣传力度更是跟不上,令此剧有口碑无收视。
2、双微营销
随着人们对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社会化媒体营销在影视剧宣传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且不说社会化媒体营销助力《三生》火遍四海八荒,达康书记表情包刷爆朋友圈助推《人民的名义》成“剧王”,就现在同期播出的几部大剧——《择天记》《思美人》《白鹿原》《欢乐颂2》来看,谁能玩转社会化营销,谁便能获取高关注度、高话题度。
《择天记》自开播起,鹿晗、娜扎、吴倩等时不时登上微博热搜,各微信大号对鹿晗娜扎等新生代演员演技、国产玄幻剧特效以及大IP改编等话题的讨论也屡见不鲜,带动电视剧热度。
《欢乐颂2》则在延续第一季口碑热度基础上,借势官博、微博大V、微信大号的推广宣传,成为同一时段的收视剧霸。而在前期做足宣传的历史剧《思美人》却令人大呼失望,在双微营销上也颇为乏力;《白鹿原》既鲜少有大V大号的通稿宣传,也难以与观众形成互动,因此只能凭剧情吸引部分观众,收视低迷。
3、明星宣传
除了官方宣传外,明星的自我宣传对电视剧热度的带动更为有效。首先,明星能够在第一时间与自家粉丝进行微博互动,锁定第一批忠实观众。其次,频繁在综艺节目中出镜成为明星宣传作品的最佳渠道,湖南卫视《快本》《天天向上》,浙江卫视《跑男》《王牌对王牌》等成为明星宣传其影视作品的必经之地。借助这些受众基础可观的节目,或多或少都会拉高电视剧的人气。最典型的便是《择天记》,先有鹿晗《跑男》强势回归,又有娜扎《花少3》软萌吸粉,两位主演的高曝光率提升观众对《择天记》的收看兴趣。
除了自带作品的站台式宣传外,如《三生》还有不少明星追剧粉的卖力宣传,舒淇、赵薇、贾玲、张含韵、张靓颖等都曾热追《三生》。
甚至,有些明星一旦作品面世,便以恋情或绯闻进行炒作,继而炒热作品。反观《白鹿原》,即使不乏有实力派演员与当红小花,但主演的站台宣传与曝光度都较低,这使得《白鹿原》热度远远比不上同期剧集。
4、粉丝安利
对于自家爱豆偶像的作品,粉丝们花式卖安利自然不竭余力。粉丝的免费宣传,有时甚至比公关还要有用。近几年来,影视剧市场甚至出现了一种怪相,不论口碑好坏,只要有爱豆偶像参演就能带来大流量和高收视。其实,不论是剧粉还是演员粉,只要是良心剧就值得安利。不论是大制作《三生三世》《人民的名义》的收视火爆,或是网剧《太子妃》《余罪》的黑马逆袭,都得益于粉丝安利与剧集品质的相辅相成。
但安利成功与否,还是要取决于粉丝的数量以及忠实度,这或许也就是豆瓣不到5分的《择天记》热度高过豆瓣9分的《白鹿原》原因所在吧。
在快餐经济发达的今天,这部承载着厚重历史感的《白鹿原》却越来越难以生存,实在发人深思。历史感厚重的年代剧无法成为影视剧市场的主流,这或许是《白鹿原》无法撑起收视与流量的重要原因,但宣传热度的匮乏却令这部精品剧犹如“石沉大海”一般。鉴于这种年代大剧一贯慢热,能不能低开高走实现大逆袭呢?我们还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