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城清盘进程加速,2.17亿元出售哈尔滨两项目全部股权

买方为哈尔滨广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两家项目公司分别持有哈尔滨道外区团结镇的“1668产业园C22地块”与“精品D区项目”。

文丨白杨

已进入清盘程序的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01668.HK),正加速剥离其境内资产。10月3日,香港交易所公告显示,华南城通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2.17亿元的总价,出售了位于哈尔滨的两处地产项目100%股权。

哈尔滨华南城(图片来源:道外区委宣传部官微)

买方为哈尔滨广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两家项目公司分别持有哈尔滨道外区团结镇的“1668产业园C22地块”与“精品D区项目”。在华南城债务重组与经营停摆的背景下,该笔交易凸显了出险房企为维持基本运营,被迫折价处置资产的现实路径。

图片来源:港交所
图片来源:港交所

对价2.17亿,买方承担多重责任

根据公告披露的股权转让协议,协议A签署于2025年8月11日,标的为资产A(1668产业园C22地块),对价7200万元人民币,要求买方在45日内完成全额支付。协议B签署于2025年9月19日,标的为资产B(精品D区项目),对价1.45亿元人民币,采用三期付款方式,最后一笔款项约定在股权变更登记前10日支付。

从资产体量与估值来看,两个项目差异显著。资产A规划用地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资产B规划用地1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17万平方米。价差背后,既反映了区位、规划用途与开发阶段的不同,也体现了交易双方在资产估值方法上的权衡。

本次交易的特殊性在于,买方除支付股权对价外,还需承担多项附加责任,包括向每家项目公司注资10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并承担自协议签署之日起与资产相关的全部税费,滞纳金及资产建设协议中的未付税款。对于资产A,买方还须支付累计28万元未付税款及4万元滞纳金。

图片来源:港交所

责任转移条款显示,清盘人意图通过交易实现资产的彻底剥离。这种安排虽然增加了买方的即时资金压力,但确保了交易完成后华南城与项目风险的有效切割。

清盘背景下的资产变现,折价超6.6亿

两项目均位于华南城在哈尔滨布局的综合物流与贸易核心区。自2023年陷入流动性危机后,华南城多次尝试资产变现,此次交易进一步凸显了工业地产在资金紧张环境下的变现难度。

清盘人在公告中说明,交易对价是参照资产市值经公平磋商确定。尽管两项目截至2024年末账面值约8.79亿元,本次交易预计导致超6.6亿元账面损失,但在清盘背景下,快速变现与责任切割的优先级远高于资产价值。

图片来源:港交所

2025年8月,华南城被香港高等法院颁布清盘令,本次资产处置发生在清盘程序启动后的两个月内,显示清盘人正加快推进境内资产的策略。

出售所得款项将优先用于偿还项目开发产生的融资成本与垫款,剩余资金用于集团境内附属公司的“一般营运用途”。公告明确表示,旨在提供“关键现金流”,以维持基本运营。这表明,即便核心资产大幅折价,华南城仍试图通过局部资产出让换取生存空间。

买方哈尔滨广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营房地产经纪服务。其接手工业地产项目,可能意图通过后期运营或转手获利。但公告未披露其资金状况与后续开发计划,项目能否顺利盘活仍存变数。

资产处置路径与区域市场影响

从交易结构看,本次交易呈现三个特征。一是采用“股权转让”而非“资产直接转让”,以降低交易复杂度与税负成本;二是差异化付款安排兼顾了交易安全与执行效率;三是责任条款的明确划分,减少了后续纠纷可能性。

对哈尔滨区域市场而言,此次交易反映了工业地产市场的两种动向。一方面,原有大型开发商在战略调整中剥离非核心资产;另一方面,本土专业机构通过承接存量项目,寻求市场机会。交易完成后,项目后续的开发与运营效率,将成为检验区域市场复苏能力的关键指标。

华南城出售哈尔滨项目并非孤例。近年来,多家内地房企通过港交所公告处置区域资产,其共同特征包括折价出让、分期付款、买方承担附属债务等。这些交易既暴露了房企在清盘过程中的被动性,也反映了区域市场承接能力有限的实际问题。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