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说丨趣睡科技陷减持潮、估值泡沫与小米依赖三重困局

市盈率高达65倍。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15.82%,净利润同比增长 19.43%—— 趣睡科技(301336.SZ)这份看似亮眼的业绩报表背后,是股东密集清仓式减持、募投项目全线延期等种种问题。叠加超六成线上收入依赖小米渠道的单腿模式,趣睡科技这家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增长故事,正被越来越多的隐患侵蚀。

股东开启减持潮

9月,趣睡科技密集披露股东减持计划,从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再到首发前股东、小米系投资机构,多股减持力量持续行动。

929日,公司公告股东李亮(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持股 5% 以上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与陈林(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合计转让 128.24 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 3.21%,占两人合计持股的 36.41%。以 43.56 / 股的转让价格计算,此次转让总金额约 5586 万元。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该转让价格仅为询价当日收盘价51.82/股的84%,存在16%的折价。

股东以低于市场价16%的价格转让股份,和此前的清仓式减持潮如出一辙。

915日,趣睡科技披露,共有6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49%,其中尚势成长持、中哲潘火、徐晓斌(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首发前员工持股平台宁波趣同趣投资这四家为清仓式减持,宽窄文创、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陈亚强等则选择减持。

清仓式减持比普通减持的信号意义更强,投资者完全的退出往往被视为对公司短期估值或长期发展潜力的否定。资本市场分析师孙浩对界面新闻分析,更值得警惕的是,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徐晓斌以及员工持股平台也选择清仓,这也反映出内部对公司未来缺乏信任。

更让市场关注的是小米系投资机构的退出。2024 年底,趣睡科技最核心的客户关联方小米旗下顺为投资与天津金米已合计减持 2% 公司股份。作为小米生态链在睡眠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小米系不仅是公司的重要渠道方,也是早期投资方,减持行为被视为对双方合作前景的微妙信号。

孙浩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对趣睡科技来说,小米既是靠山也是枷锁靠山开始减持,市场也会担心后续渠道支持是否会减弱。

股东密集减持背后,是趣睡科技的高估值,这与其基本面形成鲜明反差。

目前趣睡科技市盈率(TTM)高达 65 倍,而主要竞争对手 —— 喜临门(603008.SH)、顾家家居(603816.SH)、水星家纺(603365.SH)、富安娜(002327.SZ)的市盈率分别为 18.4 倍、16.1 倍、12.2 倍和 13.7 倍,行业平均市盈率为15.1倍,趣睡科技估值是行业均值的 3 倍以上。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65 倍市盈率需要极强的业绩增长预期支撑,但趣睡科技目前的基本面完全匹配不上这个估值。孙浩对界面新闻表示,上半年营收增长 15.82%、净利润增长 19.43%,这个增速如何支撑如此高的市盈率?与此同时增长高度依赖小米渠道,缺乏自主扩张能力,投资者纷纷离去很容易理解。

从行业环境看,2025 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3023.9亿元,同比下降4.9%;利润总额106.4亿元,同比下降23.1%。在行业整体收缩的背景下,趣睡科技的估值逆势走高,进一步放大了泡沫风险。

“65倍市盈率更像是资金炒作的结果,而非价值驱动。孙浩指出,一旦市场情绪转向,高估值的回调风险会非常大。

三大问题

高估值下,趣睡科技问题重重。

2022 年趣睡科技 IPO 时募集资金拟投入三个项目,分别为全系列产品升级项目”“家居研发中心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项目。但在20254月,公司公告称三个项目全线延期,其中前两个项目延期一年,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更是延期两年,战略推进节奏严重滞后。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从延期原因看,业绩不及预期是核心症结。趣睡科技解释称,全系列产品升级项目需以业务量为前提,但近年来受地产行业下行、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市场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绩短期承压,若强行投入会导致营销费用与经营规模不匹配;家居研发中心项目延期则是为了降本增效,减少大规模费用类支出;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延期,一方面因业务量未达预期,另一方面是公司 B2B2C 业务占比已超 50%B2C 业务占比下降,现有信息系统足以满足需求,强行投入会产生不必要的摊销费用。

募投项目延期本质上是公司对自身业绩预判失误的体现。注册会计师李明宇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IPO 时制定的项目计划基于乐观的市场预期,但实际经营中业绩未达目标,导致项目无法按计划推进,这反映出公司战略规划的前瞻性问题,也暴露了业务抗风险能力。

募投项目延期之外,趣睡科技还因募集资金管理问题收到监管函,暴露了内控体系的漏洞。

202410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对趣睡科技董事长、总经理李勇,时任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钟兰出具监管函,指出公司在募集资金管理中存在三大违规问题:一是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超出审批额度,实际总金额超出审议额度300万元,且超额部分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二是募集资金使用不合规,用募集资金置换已垫付资金979.6万元,未及时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三是募集资金专户设立未履行审议程序,子公司2023年新设立2个募集资金专项账户,未经董事会审批。

募集资金管理有严格的监管要求,超额使用、违规置换、专户未审批,这三个问题看似独立,实则反映出公司内控流程的混乱。李明宇表示,对上市公司而言,募集资金是投资者的钱,每一笔使用都需要合规、透明,趣睡科技的这些违规行为,不仅违反了监管规定,也损害了投资者的信任。

渠道依赖症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趣睡科技的销售渠道高度依赖小米,这一双刃剑效应愈发明显。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趣睡科技营业收入1.46亿元,其中线上销售收入中来自小米系渠道的占69%。小米渠道能带来稳定的流量和销量,但也会压缩利润空间,因为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定价、分成比例有较强的话语权,趣睡科技很难自主定价,这也是其毛利率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2年上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趣睡科技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7.66%25.16%26.11%24.58%,整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3.0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与顾家家居、喜临门等同行相比,趣睡科技的自主渠道(如线下门店、自有线上旗舰店)布局薄弱,2024年线下销售仅786万元,占总营收比例的2%,未能形成小米渠道 + 自主渠道的多元化格局。家居行业的渠道多元化是抗风险的关键,趣睡科技单腿依赖小米,一旦小米系业务调整,公司很容易陷入被动。陈昕如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随着掌握命脉的供应链客户、员工持股平台、实控一致行动人的纷纷离场,趣睡科技未来难料。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