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雅柳
9月22日,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88/01171.HK,下称“兖矿能源”)披露分拆计划,其控股子公司卡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卡松科技”)正式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提交挂牌申请。
根据安排,本次分拆采用单纯挂牌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分拆完成后,兖矿能源通过全资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鲁西矿业有限公司继续持有卡松科技51%股权,控制权保持不变。
此举被视为兖矿能源推进业务板块专业化运营的重要一步,但也引发了市场对分拆实际效益与标的资产质量的关注。由于不涉及融资及股权稀释,该分拆无需经过兖矿能源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仅需获得香港联交所及全国股转公司批准。
分拆路径清晰,财务规模有限
从资本运作角度看,因其不涉及融资及股权稀释,此次分拆路径清晰、程序简洁,未触及香港联交所对重大交易的信息披露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标的公司的基本面。卡松科技主营业务为工业润滑油与润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55亿元,净资产2.06亿元,负债总额1.4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净利润435.51万元。对比2024年全年营收3.33亿元、净利润1063.74万元的表现,其增长态势和盈利稳定性仍有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卡松科技成立于2005年,已有二十年发展历史。资产规模适中、负债结构稳健虽是卡松科技的优点,但其营收与利润规模在当前新三板申报企业中并不突出,如今选择挂牌新三板,更多被视为获得融资通道与品牌曝光的防御性策略,即通过挂牌获取基础资源以稳定经营、补齐短板,而非高成长性下的主动进攻。

战略意图明确,但协同效应待验
兖矿能源在公告中阐述了分拆的三重战略目标:
首要目的是为卡松科技开辟独立融资渠道,减轻其对母公司的资金依赖。公司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卡松科技“加大在工业润滑业务领域的投入,巩固市场竞争力,实现业务拓展和产品线丰富”。
其次,分拆被寄望于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与品牌价值。成为公众公司后,卡松科技需完善信息披露和财务内控等机制,增强其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同时,更高的市场曝光度将助力公司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客户、供应商和人才。
第三,新三板挂牌将为卡松科技提供市场化估值参考,助力兖矿能源实现板块价值重估,使公司优质资产价值得到更充分体现。
兖矿能源近年来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务领域持续布局(如矿山机械、智能装备等),而工业润滑油是高端装备润滑、耐磨、延长寿命的关键配套产品。在此基础上,此次分拆强调符合该业务的发展战略,希望借助卡松科技在工业润滑油领域的技术积累,为装备制造业务提供配套支持,增强板块协同效应。
然而,这一预期能否转化为实际效益,尚需时间检验。卡松科技的专业优势能否有效反哺集团主业,仍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新三板市场持续扩容,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东北证券2025年7月报告显示,上半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158家,较2024年同期增长41.07%。其中,材料行业申报企业24家,显示出该板块的活跃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开源证券同期研报指出,2025年前五个月新挂牌企业2024年营收均值达10.29亿元,归母净利润均值6596.93万元。相较之下,卡松科技3.33亿元的年度营收规模仅为该均值的32.3%,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2025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核心导向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中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规范成长后到北交所上市”。
政策层面虽持续释放利好,但政策红利能否转化为企业成长动力,最终仍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与行业竞争力——这一点对卡松科技而言同样关键,其当前规模实力与盈利能力尚未展现出显著优势,新三板市场的成长通道能否助其突围,仍需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果。
此次分拆对兖矿能源与卡松科技而言只是起点,后续卡松科技能否凭借新三板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兖矿能源能否真正激活板块价值并实现战略协同,才是市场后续值得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