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机会前瞻|上海印发高端医疗器械全链条方案!这几家当地企业在医学影像和耗材设备领域深度布局(附概念股)

《行动方案》围绕创新产品、龙头企业、产业布局三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

【上海: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 培育领军企业】9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培育领军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优化布局,加快国际化发展。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验平台,开展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支持中小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为“单项冠军”“小巨人”等企业。

【机会前瞻】

9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围绕创新产品、龙头企业、产业布局三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新增海外市场获批医疗器械产品超100件;培育2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设浦东、闵行和嘉定3个特色鲜明、带动效应明显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行动方案》围绕八大类重点产品构建创新矩阵,涵盖高端医学影像、植入介入产品、手术系统、体外诊断、放射治疗、康复治疗、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及未来新型创新器械。在高端医学影像领域,将推动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扫描设备迭代升级;在植入介入领域,重点开发可吸收血管支架等新型产品;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加速腔镜手术机器人性能提升与柔性手术机器人研发。

为实现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部署了五大重点任务,构建起 “创新策源—临床转化—审评审批—应用推广—企业培育” 的完整生态体系。在创新策源方面,将加强肿瘤精准诊断、神经功能调控等基础研究,攻关多重拉曼光谱成像、高密度微电极阵列等核心技术,研发高性能影像设备用晶体材料、脑机接口用超柔性电极等关键零部件。临床转化环节尤为关键,方案提出将伦理审查流程压缩至3周以内,临床试验启动前医疗机构内部用时缩短至25周以内,通过效率提升加速创新成果落地。审评审批改革同样力度显著,不仅将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还将探索医疗器械注册证转让试点和境外已上市产品先行试用机制,这些举措将大幅降低创新成本。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