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刘骥翱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有这样一位保险从业者:她手握2273份保单,为1416 位客户筑起高达18.4亿元的风险保障墙;她也是公益路上的“追光者”,十年如一日投身助残、助学事业,让“星星的孩子”听见掌声,让残困老人重新站立,让大山里的孩子看见山外的世界。她,就是平安人寿M4课长杜明子,一位用专业守护民生、用行动传递温暖的“双料守护者”。
缘起“蓝灯”:一场活动点亮十年公益初心
1986年出生于大庆的杜明子,与公益结缘始于大学毕业,但真正让她下定决心一辈子做公益,是一次“点亮蓝灯”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
“第一次见到这些星星的孩子,他们言语迟缓、有行动障碍,却有着最干净清澈的眼神。”回忆起初次接触自闭症群体的场景,杜明子的语气里充满温柔,“那种渴望被关注、被包容的眼神,瞬间击中了我。我当时就想,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这次经历,让她与中国狮子联会结下不解之缘。如今,她不仅是中国狮子联会哈尔滨代表处大庆总协调长,更牵头推动着10多项大型公益活动——从 “红色献血日”到助残日服务,从“站立行动”假肢安装到助学帮扶,她的公益足迹遍布大庆的各个角落,而那颗因“蓝灯”点亮的初心,也在十年践行中愈发坚定。

三个瞬间,在正己助人中书写温暖答卷
“每次公益活动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有几个瞬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谈及印象最深的公益经历,杜明子的讲述里满是动人的细节,这三个瞬间,恰是她正己助人理念的生动注脚。
第一个瞬间,是残困老人的十年之盼。 在“站立行动”中,杜明子团队为一位失独老人安装假肢。当老人时隔10年重新站立,像孩子般蹒跚学步时,那句 “我等这一天等了10年”,让杜明子红了眼眶。当杜明子回忆这一刻时坚定地说道:“那一刻我更加确定,公益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坚持到底,帮更多人实现不可能。”

第二个瞬间,是“蜗牛宝宝”的歌声。在“牵着蜗牛进校园”活动中,杜明子带着智力障碍儿童走进大学校园、参观铁人纪念馆。尽管孩子们行动迟缓、言语不清,却紧紧牵着志愿者的手,跟着一起歌唱祖国,还断断续续地说着“谢谢”。“我们当场就决定,每年都要带他们看世界,绝不让他们被社会遗忘。”
第三个瞬间,是大山里孩子的山野菜之礼。每年,杜明子都会带着零食、教具和衣物,为山区留守儿童开运动会。这些从未走出过山区、没吃过冰淇淋的孩子,在志愿者离开时,排着队送上一袋袋自家种的山野菜。“那是他们家里最珍贵的东西,还有孩子说长大了要加入狮子会做好事。”杜明子温柔的说,“公益的价值就是这样,你付出一份爱,会收获更多爱的传承。”

保险+公益:以有温度的职业,做一辈子的事业
作为平安人寿的M4课长,杜明子始终认为:“保险这份工作,本身就是最伟大的公益事业。”在她看来,狮子会的公益帮扶能覆盖有限的受助者,而保险却能为千家万户“防患于未然”,避免因病致贫、因残致困。
这份认知,让她将保险职业优势与公益实践深度融合。在助学中,她为贫困家庭孩子送上“一份保单+一份学费”,用保险保障为孩子的学业“兜底”;在敬老服务中,她带着身边人和客户参与公益,潜移默化地传递养老金规划的重要性。如今,已有不少人受她感召,加入公益队伍,甚至主动反馈服务感受、发挥自身价值。

“平安是一家有温度的公司,这种文化给了我很大支持。”杜明子说,正是公司对公益的认可与鼓励,让她能更安心地在“保险+公益”的路上走下去。而她自己,也在这条路上收获了成长:“与其说我在助人,不如说在度己。公益让我更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初心如磐:愿做“爱的播种者”,感召更多人同行
当被问及“做公益值不值”,杜明子给出了三个令人动容的答案:救助四年的孩子高考考了 610 分,特意发来信息报喜;曾经关爱的自闭症宝宝,为她唱起世界上最动听的国歌;救助过的烫伤宝宝手术成功,不仅能走路上学,还把三好学生奖状送到她手上。“每次想到这些,我都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对于未来,杜明子的规划清晰而坚定:“我会一辈子做公益,还要感召更多人加入。”她特别呼吁平安的同行们带着孩子做公益,让孩子在爱的实践中认知社会,拥有有爱的童年 ,“在孩子心里埋下爱与和平的种子,这是最有意义的教育。”
“公益不在于钱多钱少,也不在于从何入手,关键在于发自内心。”采访最后,杜明子笑着说,“只要想做,什么时候都不晚。希望更多人能和我一起,用微小的行动,汇聚成温暖社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