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和草地生态固定监测样地是进行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基础,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目前已有生态固定监测样地4块,分别为华北落叶松-白桦监测样地、白杄-红桦监测样地、臭冷杉监测样地以及亚高山草甸监测样带,但是监测样地数量较少且地点较为集中,涉及的植被类型主要以混交林为主,尚未涵盖主要植被类型,不能全面反映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状况。
为了持续有效开展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更全面地研究植物演替过程与群落生态过程及其之间的关系,2025年8月份,小五台山管理中心与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通力合作,依据《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观测固定样地的设置》(HJ 710.14—2023)和《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HJ 710.1-2014)观测标准,新建3块不同类型的生态固定监测样地,分别是蒙古栎监测样地、臭冷杉监测样地以及亚高山草甸监测样带。蒙古栎监测样地位于杨家坪管理区长虫岭区域,面积为1公顷,属于蒙古栎纯林;臭冷杉监测样地位于辉川管理区石片沟区域,面积为1公顷,优势种有臭冷杉、红桦等;亚高山草甸监测样带位于辉川管理区南台区域,面积为1km的样带,优势种有紫苞雪莲、雪白委陵菜、扁囊苔草等。
森林和草地生态固定监测样地的不断优化将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第一手的基础数据,为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和成效评估提供充足依据和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