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雅柳
9月9日,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披露,东营天泽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公开挂牌转让山东泰信纺织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底价为2502万元。
根据公告,山东泰信纺织已停产十年,自2015年7月以来一直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本次挂牌周期为5个工作日,将采取网络竞价方式确定受让方。此举标志着这家老牌纺织企业正式进入产权市场,等待新一轮资源整合。

转让条款明确,债务分割成焦点
本次股权转让操作模式清晰。转让方东营天泽,系东营市财金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作为天信集团破产重整后的官方资产处置主体,负责对体系内资产进行盘活。标的山东泰信纺织为天信集团2005年投资设立的关联企业。
此类操作已有先例:2024年,东营天泽曾以2.21亿元转让天信关联企业鑫泽铜业。本次挂牌泰信纺织,是其主导的又一例资产处置。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公布的转让条件显示,本次股权转让对受让方设置了清晰的准入门槛。转让方明确提出,意向受让方须为独立主体,不接受联合体受让。
据披露信息,标的企业山东泰信纺织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且已完成全部实缴。值得关注的是,交易条款对债务责任作出明确划分:受让方须承诺承担标的企业在工商变更登记前所欠全部税款、税款债权及滞纳金,其余债务则由转让方承担。
交易流程安排紧凑。受让方须在资格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并于签约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交易价款与基础服务费。此外,产权交易凭证出具后的10个工作日内,双方须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挂牌已是山东泰信纺织股权在短期内的第二次降价。公开信息显示,该股权曾于2025年7月24日以4170万元的底价首次挂牌,历经20个工作日后未果;随后于9月1日以3127.5万元的价格再度挂牌,仅5个工作日后便告流拍。
此次2502万元的转让底价,较第二次挂牌价再度下调625.5万元,较首次挂牌价累计降幅达40%。
天信遗痕,十年停产现况堪忧
山东泰信纺织的处境,与天信集团破产重整密切相关。2017年10月,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正式宣告天信集团及旗下十五家公司合并重整。
作为天信集团关联企业之一,泰信纺织深受牵连。公告信息显示,因产业环境波动、企业经营持续亏损及资金链紧张等原因,公司于2015年7月起全面停产,至今未能恢复运转。

天信集团曾是山东省民营龙头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其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的东营市棉纺厂,一度跻身山东省100强及全国500强企业。
2017年,天信系企业集体陷入债务危机。据公开报道,该集团旗下七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其中,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04.52亿元,负债率180.77%;天信集团自身也负债34.46亿元,负债率104.46%,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产业版图瓦解。
行业转型,山东纺织寻找新机
山东泰信纺织长达十年的停产和如今的股权转让,折射出山东传统纺织行业在升级转型中所面临的挑战。在环保收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压力下,山东纺织工业已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
尽管个别企业遇困,山东作为纺织服装产业大省的根基依然稳固。2025年1-2月,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迎来“开门红”。山东省工信厅数据显示,期间全省纺织产业营业收入达464.37亿元,同比增长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7%,增速高于全国38.4个百分点。
山东正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迈向集群化、高端化。根据《关于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明确支持青岛针织、童装与纺织机械,滨州纺织与绳网,烟台毛衫与家纺,以及菏泽棉纺织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与此同时,智能化、专业化成为山东纺织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以迪尚集团为例,其2019年战略切入工装市场,通过引入AI辅助设计、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工具,构建智能设计制造体系。公开报道显示,其近两年销售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30%之间。
山东纺织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已取得进展。今年4月,省工信厅轻工纺织产业处处长管晓艳公开表示,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过90%。个性化定制、“小单快返”等新业态逐渐普及。
魏桥纺织、即发集团等龙头企业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高性能新材料、绿色新工艺攻关,推动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这一系列转型努力,正逐步推动山东纺织业竞争格局与价值链地位的优化。
在此背景下,山东泰信纺织的股权转让及后续处置,将成为观察山东纺织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优化整合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