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澄清涉师不实举报,严厉打击诋毁、污名教师等违法行为

这是教育部时隔两年再次在教师节前夕新闻发布会上就诋毁、污名教师现象发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2025年9月5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介绍,该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及时澄清涉师不实举报,会同公安部严厉打击诋毁、污名教师等违法行为,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界面新闻注意到,这是教育部时隔两年再次在教师节前夕新闻发布会上就诋毁、污名教师现象发声。

此前在2023年8月31日,时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年发生的师德舆情,对教师队伍整体形象损害很大。教育部始终坚持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对极个别突破底线的害群之马,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下一步,教育部将坚持筑牢底线和高位引领并行。一方面,持续巩固好专项整治清朗行动的成效,继续曝光教师师德违规典型案例,压实地方和学校主体责任。同时,对于教师的不实举报及时澄清;对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坚决回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人们对师德师风等教育话题颇为关注,但一些涉及教师的不实举报、污名化、刻意炒作有增加趋势。就在8月中旬,北京大学法学院还曾针对一起编造传播涉该院教师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了澄清。

近期有网友爆料称,北京大学一教师在2次私人宴请中让学生结账,两顿饭合计超过5万元。爆料者还影射这名教师涉嫌将博士名额用于交易。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网站8月13日晚发布情况说明称,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涉及该院教师的相关信息,学院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已于8月12日向有关人员核实情况,并调取相关证据,认真开展调查。经核查,未发现网传所谓“由在校学生支付餐费”“违规招生”等情况。

《半月谈》2023年6月曾报道,教育部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表示,2018年以来,随着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相继出台,师德违规案件数量总体下降。但近年来针对师德师风的负面舆情并未减少,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不实言论有所增加。不实举报不断引发师德负面舆情,会在网上形成贬低教师身份、诋毁教师专业能力、营造教师呆板印象的不良风气,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遭到破坏,甚至引发教师群体“躺平”,最终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教育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

俞伟跃9月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教育部从严从实建设师德师风。出台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强化师德师风全链条闭环管理,扎实推进师德师风教育涵养常态化、日常监管制度化、考核评价科学化、规范惩处严格化。针对一线教师制定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手册,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者进行师德师风全覆盖培训,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教育部还会同相关部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各地各校健全师德教育、典型引领、教师准入、日常监管、考核评价、监督指导、举报核处、责任追究、权益保障、责任落实等10项机制,落实师德违规“零容忍”。

在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方面,教育部建立教育系统发文与教师减负一致性评估审核制度,开展社会事务进校园专项整治,实施白名单管理,坚决遏制无关事务进校园。这一年来,广大教师深刻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愈加浓厚。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推动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4年全国共有专任教师近1900万人,比2019年增加150多万人。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