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起吧!本土品牌”,从公司业绩看2017化妆品市场

期待本土品牌在未来能绽放异彩!

狐哥说:2017年一季度已经过去,各个化妆品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布最新财报。狐哥疏理后发现,海外巨头们行进的步伐有些沉重,难怪近来频繁传出品牌被收购的消息,这是要用新兴品牌冲业绩的节奏。可喜的是本土品牌挺争气,瞄准了国内市场这块大蛋糕揭竿而起,不过要从巨头嘴里抢东西可不容易,狐哥在这里给本土品牌打打气,期待它们未来的表现!

本土化妆品的崛起,A股公司业绩均有上升

虽说上海家化一季度总体收入和净利润跌幅都超过10%,但其业绩的下跌是由于从2017年起,公司与花王的代理合作终止。剔除花王业务的影响后,公司2017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加14.54%;实现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加1.79%;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7亿元,同比增加80.34%。可见为了弥补花王分手带来的缺口,上海家化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这也是新领导人张东方上台近5个月以来第一份成绩单。

去年丸美IPO被否给化妆品企业泼了一盆凉水,今年3月拉芳家化的上市又燃起了大家的希望。截至5月16日,拉芳家化市值已达67.68亿元,超过了广州浪奇50.41亿元、两面针42.79亿元的市值。根据拉芳家化的季报,2017年一季度收入2.35亿元,同比上涨1.7%,净利为0.34亿元,同比上涨14.36%。作为近13年来,第一家成功登陆A股主板的民族日化企业,拉芳家化2017年一季度财报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再来看看A股市场两家跨界者,怡亚通与青岛金王通过大举收购化妆品渠道跨界进入化妆品行业。但这两家公司的并购逻辑不同,青岛金王的并购从OEM到品牌到线上线下渠道涉足了化妆品行业的整个产业链;而怡亚通的并购侧重于供应链整合,寻求渠道覆盖网店的广度和深度,为的是打造深度的供应链体系。两家公司2017年一季度整体业绩都实现了增长,尤其是青岛金王,涨幅超过60%。

虽然两家公司在2017一季报中没有披露化妆品板块的收入情况,但从2016年年报数据来看,怡亚通总营收同比增长45.95%,日化行业收入占比11.1%,同比增长28.23%。青岛金王的化妆品业绩就更加突出了。2016年其总营收同比增长60.54%,其中化妆品行业收入的涨幅高达282.05%,收入占比由11.57%迅速增长到28.05%,为其业绩表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7年一季度青岛金王又实现了业绩高增长,相信其中少不了化妆品业务的助力。

新三板品牌商挂牌活跃,业绩不敌OEM/ODM企业

截至2017年3月31日,新三板共有化妆品挂牌公司43家, 其中2017年新挂牌1家, 2016年新挂牌25家。新挂牌的公司中,品牌商11家,渠道商4家,原料商4家,OEM/ODM共6家,包装与工具1家。除了化妆品公司,7家美容服务相关的公司也挂牌新三板,2016年新挂牌的医美企业伊美尔在今年终止挂牌。

能看到这么一批本土品牌的兴起令人振奋,尤其是在国外大品牌和日益壮大的跨境电商的夹击下。但这些品牌毛利率虽高,净利率却普遍不太好看,甚至有1/3的企业是亏损的。表现最好的是伊斯佳(838858.OC),收入1.19亿,净利0.24亿,毛利率为46.15%。美易在线(835894.OC)亏损最严重,收入仅为2067.77万元,毛利率为36.92%,净利率却低至-181.82%。

从近两年新挂牌的这34家公司2016年业绩来看, OEM/ODM企业收入和净利均值最高,这离不开诺斯贝尔(835320.OC)的贡献。诺斯贝尔作为屈臣氏、十长生、御泥坊等集团的制造商,2016年实现收入12.13亿元,净利1.76亿元,遥遥领先其他新三板公司。不同于A股的渠道商,新三板渠道商收入均值虽高,但净利却表现不佳,相比之下,原料商净利均值远超渠道商。

事实上,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江湖并不在资本市场上。刷屏的百雀羚,傻傻分不清的韩束、韩后,还有大批耳熟能详的品牌,珀莱雅、自然堂、相宜本草、京润珍珠、毛戈平等等他们都不在资本市场上。我们能看到的那些上市公司业绩,只能算是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

海外巨头有人欢喜有人忧

化妆品界的“老大哥”欧莱雅2016年业绩表现稍显逊色,收入为258.37亿欧元,只增长了2.3%,净利润为31.05亿欧元,下滑了5.81%。去年6月因为和敏感艺人何韵诗扯上关系,让兰蔻的销售受到抵制,欧莱雅股价下滑,市值蒸发了25亿欧元。2014年收购的美即面膜面对市场越发激烈的竞争,现在也是生存艰难,2016年减值亏损1.8亿欧元,即便搭上网红Papi酱也收效甚微。

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公司雅诗兰黛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第三季度,实现收入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实现净利润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2%。雅诗兰黛称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其最近收购的两个品牌Too Faced和BECCA,占销售增长将近一半。去年11月,集团完成70年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收购,以14.5亿美元收购Too Faced。

宝洁在2015年大甩卖之后一身轻松,2017财年前三季度收入489.79亿美元,虽然同比下滑了9.2%,但净利润达到131.11亿美元,实现了同比31.3%的大幅增长。

另一边的“接盘侠”科蒂就没这么幸运了,2017财年前三季度虽然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65.2%,却出现了亏损,导致净利润同比下跌146.3%。看来在这一系列收购动作之后,科蒂一直没有解决“消化不良”的问题。

资生堂2017年一季度收入2324亿日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同比下跌50%至139亿日元,净利润的下跌主要由于去年度净利中包含出售旧工厂的收益。

花王2017年一季度收入3451亿日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同比上涨16%至241亿日元。销售的增长主要来自化学制品和卫生保健用品板块,其化妆品的销售额减少5.5%。看来花王单干不仅没影响业绩,而且少了上海家化的介入,其净利也实现了较大增长,这更让人对上海家化这为他人做嫁衣的行为感到同情。

受萨德事件影响,韩国最大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2017年一季度销售业绩遇冷。虽然收入微增6%至1.96万亿韩元,但营业利润却同比下滑9.7%至3785亿韩元。

海外兴起并购风,国内品牌掀起小高潮

从化妆品企业的业绩来看,近年来美妆巨头的销售增长开始放缓,原有的品牌已经无法满足追求个性和新意的消费者,所以开始收购新兴、小众的潜力品牌来刺激销售收入的增长。经狐哥统计,2016年化妆品行业海外并购超过60亿美金。欧莱雅、 雅诗兰黛、资生堂、联合利华等巨头都在买买买!而被并购的对象大多为中高端美妆品牌。

再看国内,近几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一直被看好,根据欧睿国际的预测,中国化妆品行业将在未来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0年市场容量将达到4352亿元。一个如此有潜力的市场怎能只被国外巨头瓜分?狐哥很庆幸能看到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开始崛起,在这场市场争夺战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

在A股市场有与花王分手后将重心放在自有品牌建设的上海家化,有刚上市获得资本助力的拉芳家化,还有正在排队IPO的珀莱雅、丽人丽妆、名臣健康、毛戈平。在一级市场有2017年一季度获得融资的品牌植观和潘达,虽说尚处于A轮的早期阶段,但作为本土品牌能在早期获得资本的认可,实属不易。期待本土品牌在未来能绽放异彩!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