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加速向“新”突破

2024年海尔生物并购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通过并购不仅补强了低温存储、实验室解决方案的技术短板,更快速搭建起智慧用药、血液技术两大产业平台;而持续的研发投入确保了技术领先性,也为业务拓展提供充足“弹药”。

8月26日晚间,海尔生物(688139.SH)披露2025年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亿元。生命科学与医疗器械产业正迎来数智化转型关键期,低温存储、智慧用药、实验室智能化等细分赛道,既受益于国内分级诊疗深化、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增加的政策红利,也承接海外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升级需求。海尔生物凭借“四大产业协同+AI技术赋能”的驱动,正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新产业占比近半,传统优势产业回升

历经数年布局,海尔生物已从单一低温存储厂商蜕变为覆盖低温存储、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企业,且新产业(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等)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8%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7%,同比提升7.27个百分点,成为公司成长的核心引擎。

从表现看,各产业均在细分赛道占据头部地位。

智慧用药产业,瞄准医院药品管理“效率低、易出错”痛点。该公司着力加速完善产品矩阵和全场景解决方案,推出医院药品“存转配发用”全流程数智化闭环方案,目前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已跻身行业前三。

血液技术产业,凭借技术先发优势,该公司血浆采集方案市占率超50%,稳居国内第一。报告期内,海尔生物进一步推出自研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等新品,业务模式从“单一设备销售”升级为“智能设备+基础耗材+软件平台+增值服务”,既提升客户粘性,也打开盈利天花板。

海尔生物的实验室解决方案也在国产替代浪潮中表现突出。第三方数据显示,海尔生物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继续保持国产第一、第二份额,6月生物安全柜系列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在单产品加速突围的同时,该公司顺应AI和数智化浪潮,以AI重构场景竞争力:联合南方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广州研发中心,首创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标准化分离分装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采用AI算法实时监测溶血指数、分层界面,利用液面探测+图像分割技术精准分离,显著提升PBMC回收率和细胞存活率。

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海尔生物传统优势业务低温存储产业也依然保持着“绿色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创新方向的代际领先。

筑牢技术护城河,赋能增长驱动力

海尔生物的产业拓展,并非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以数智化技术为纽带的“生态式突破”——AI底座与“四横四纵”研发体系的落地,正成为其区别于同行的核心竞争力。

从投入看,该公司研发投入同比提升11.61%,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3.39%,重点投向AI技术融合与新产品研发。

在技术架构上,该公司已搭建“大模型-智能体-AI终端”的多层次AI底座,形成实验室安全智能体、补药智能体、细胞培养智能体等17个智能体集群,实现AI与场景的深度融合。

例如在智慧用药领域,海尔生物开发的IncGPT-Med模型,有效减少手工操作与人工核对;搭配自动化技术平台,药物抓取速度和精准度大幅提升,解决了大型医院取药慢、核对慢的核心痛点。

为进一步释放技术潜力,该公司还升级“四横四纵”开放式研发体系:以AI、自动化、智能化、材料4大通用技术为“横”,覆盖制冷、环境控制、分选分离、生物应用4大垂直技术为“纵”,通过“技术平台×产品矩阵×应用场景”的组合,快速响应不同细分市场需求。

上半年,海尔生物发明专利累计获得数同比增长48%,10类产品方案实现首发或首创,累计3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同时,新增天津、广州两个研发中心,持续强化技术壁垒。

产业、海外、内生外延共振

对于投资者而言,海尔生物的市值潜力不仅来自现有业务的增长,更源于“产业结构优化+海外扩张+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的共振。从产业端看,新产业占比突破47%,意味着其已摆脱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形成“传统业务稳基本盘、新业务提增速”的格局,尤其是智慧用药、血液技术等新产业通过场景拓展、生态布局等打开增长天花板,全面进入快速成长期。

在海外市场,目前该公司产品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新增日本、巴西等5个本地化平台,累计在英国、美国、新加坡、阿联酋等17个国家搭建运营体系,“一国一策”的本地化策略成效显著——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30%,第二季度收入规模与增速均创2023年以来单季新高。

未来,随着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以及智慧用药、实验室方案的出海推进,海外市场将进一步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值得一提的是,内生研发与外延并购的双轮驱动,为其产业持续扩张提供了保障。

2024年海尔生物并购子公司资本回报率达双位数,通过并购不仅补强了低温存储、实验室解决方案的技术短板,更快速搭建起智慧用药、血液技术两大产业平台;而持续的研发投入确保了技术领先性,也为业务拓展提供充足“弹药”。

 

来源:经济导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