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8月21日晚间,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阿阿胶;代码:000423)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同时发布关于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上半年,东阿阿胶实现营收30.5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48亿元,增长1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0.74%。

如果细分来看东阿阿胶上半年的营收构成,医药工业(阿胶及系列产品、其他药品及保健品)为29.86亿元,占比97.88%,毛驴养殖及贸易3380.69万元,占比1.11%。
此外,东阿阿胶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73%,较去年同期增长1.0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9.65亿元,扭转一季度-3.04亿元的局面;应收账款为1.85亿元,较一季度的5.41亿元显著下降,财务结构良好。
值得关注的是,与半年报同步,东阿阿胶公布了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根据方案,以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6.44亿股为基数,东阿阿胶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2.69元(含税),预计现金分红总额为8.17亿元,占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9.94%。
2025年,东阿阿胶第16次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品牌价值497亿元,品牌价值较2024年增长11%。
然而,环顾整个阿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不少。
作为凝聚着华夏千年养生智慧的产品,进入产业化的今天,阿胶多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在消费理念革新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行业正面临原料资源紧张、用户需求多元化、市场格局重构等现实考验。
根据半年报,东阿阿胶将“原料保供”列为长期风险。东阿阿胶认为,随着农业运输机械化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毛驴役用价值逐渐消失,散养数量持续下降,同时科研繁育和疫病防控等技术研究仍需一定时间周期,使得原料保供面临相对紧张趋势。
根据中研网数据,我国毛驴存栏量从2015年期末的342.37万头,到2024年的129.9万头,经历了断崖式下跌。
驴皮作为阿胶的生产原料,其供给数量直接影响了阿胶的产量规模。受阿胶行业需求影响,加之本土养殖驴存栏量下滑,我国成为全球驴皮的主要进口国。
东阿阿胶在半年报中明确,将通过示范养殖与技术引领、轻资产运营,驱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致力于确保阿胶原料的安全供应,并积极推动全球毛驴产业链的价值创造。

在消费端,东阿阿胶提到,围绕男士滋补领域,已着手打造了“第二增长曲线”,但新产品推出的速度、数量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其也注意到,消费者的养生需求不断迭代,与之相关的产品层出不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这种消费动机的深层转变,正驱动着阿胶企业从单纯的功能性产品供给者,向健康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传播者的角色升维。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东阿阿胶提出构建差异化产品布局,注重便利化、即食化等消费体验,系统化重构品牌战略,推动公司良性健康发展。同时,持续推动阿胶行业标准建设,加强行业自律,规范阿胶行业良性发展。
事实上,不仅是男士滋补领域,在阿胶消费市场的代际更迭中,传统客群对阿胶的价值认知多聚焦于“气血调养”等传统功效,而Z世代消费者则更倾向于通过场景化体验及情感价值实现身份认同。
企业需要构建包含产品功效、文化符号、体验场景在内的三维价值体系,方能在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消费需求之间架设起传承创新的桥梁,也预示着,阿胶企业的战略重心正从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生态延伸。
例如,聊城市东阿县正在着力推动以阿胶及阿胶+等为代表的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东阿阿胶与东阿县政府共同出资兴建的东阿阿胶城,作为国家级4A级景区,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既通过文旅流量反哺主业品牌认知,又以文化体验增强产品溢价能力,为传统阿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文化赋能、场景再造”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