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经济”带火乡村游

作为哈尔滨市道里区的近郊村镇,多年来,榆树镇新乡村以葡萄种植、采摘闻名。

走进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新乡村,桃园里果香四溢,金黄的黄桃、红艳的油桃、扁圆的蟠桃挂满枝头,市民和游客挎着篮子穿梭其间,欢声笑语不断。“这里的桃子品种多、口感好,带孩子来采摘既能体验农耕乐趣,又能品尝新鲜水果。”来自哈尔滨市区的张女士一边采摘一边笑着说。这个场景正是哈尔滨市道里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桃树果实累累

作为哈尔滨市道里区的近郊村镇,多年来,榆树镇新乡村以葡萄种植、采摘闻名。然而,单一的产业结构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2023年,村里青年段海峰从吉林引进了蟠桃、油桃、毛桃、黄桃等果品,从新疆引进无花果树,在新乡村建起了桃园,种植桃树800多棵、无花果树300多棵。

“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些水果能在我们这里种活。”段海峰回忆说,“我们通过温室大棚与露天种植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不仅种活了,而且长势良好。”如今,这片桃园年产量可达1.2万斤,从7月初到10月都是采摘旺季,收益比传统蔬菜种植翻了7倍。

修剪无花果树

在桃园不远处,300多株无花果树郁郁葱葱,硕大的果实点缀其间。段海峰介绍,这些无花果树是从新疆引进的耐寒品种,通过保温栽培技术,在北方也能茁壮成长。无花果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成为采摘园的新宠。

事实上,榆树镇新乡村的创新不止于种植品种的突破,镇里打造了一条精品旅游带,将分散的农业园、采摘园串联起来。每到周末,新乡村的停车场总是停满车辆,游客们在采摘之余,还可以体验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入住特色民宿。

采摘葡萄

“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新乡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良感慨道。村里通过打造民宿盘活了闲置资源,日接待能力达百余人次。村里还进行了全方位的美化改造,绘制创意彩绘、铺设“彩虹路”,冬季还打造雪上项目,获得了“微型雪乡”的美誉。

这些创新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24年,新乡村村民人均增收3万元,比同期增长显著。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榆树镇新乡村还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通过重修人民公社旧址、打造红色教育实境课堂,举办“丰收节”“采摘节”“村BA”等活动,丰富了文旅体验,提升了知名度。下一步将深化农旅融合,打造集采摘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并计划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发展观光工厂,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墙体彩绘

夕阳西下,采摘的游客满载而归。桃园里,果农们开始为明天的接待做准备;民宿中,炊烟袅袅,饭菜飘香。榆树镇新乡村以特色水果种植为支点,通过持续创新,撬动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图景,走出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之路。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