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度,业绩涨了,股价却跌了

业绩在增长股价为何大跌?

文|财天COVER 林木

编辑 | 吴跃

8月13日,港股体育用品板块出现分化:安踏、李宁股价小幅收涨,涨幅分别为0.22%、1.92%,361度、特步出现下跌。其中,361度跌幅最大,盘中一度跌超12%,最终报收5.76港元/股,跌幅9.29%,市值一天内蒸发12亿港元。

就在一天前,公司刚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其营收、净利分别录得11.0%、8.6%的同比增长,分别涨至57.05亿元、8.58亿元。

业绩在增长股价为何大跌?对此,361度方面回应《财经天下》称,与公司基本面无关。“我们与资本市场团队充分沟通了解,此次调整主要受市场短期交易策略影响。公司昨日披露的财报数据符合预期。”

《财经天下》梳理发现,2025年以来,361度股价涨幅跑赢行业及大盘,年初至今涨幅超40%,这与其性价比定位不无关系。不少投资者因此认为,随着业绩落地,股价出现回调是正常现象。但与此同时,也不乏声音表示,从数据上看,361度业绩表现部分不及预期,这也导致其股价大幅回调。

的确,尽管361度录得营收、净利双增,但与往年相比,透露出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降的迹象。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速11%,为近五年最低。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仅为8.6%,同样是近五年最低,且首次降至个位数。

究其原因,361度营收增速放缓,除了鞋类营收增幅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衣服卖得少了。

报告期内,361度成人服装营收同比增长1.6%,只比上年同期多卖出0.25亿元,儿童服装营收出现下滑,同比下降7.6%,比上年同期少卖0.43亿元。一来二去,服装业务总共少卖了0.18亿元。

再进一步细究,服装卖得少,主要是因为卖不上价。

2025年上半年,其成人服装的平均批发售价,从74.0元/件下降至70.7元/件,价格同比下滑4.5%,销量同比上涨6.3%,相当于是以价换量。同期,儿童服装则出现量价齐跌,虽说平均批发售价从70.0元/件降至65.6元/件,但不仅没换来销量增长,还同比下降了1.5%。

近些年,361度一直在通过研发、营销等方式强化鞋类产品心智,也的确对业绩有所拉动。这是运动品牌的一贯打法。一方面,鞋类产品科技含量更高、更能卖上价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品牌树立专业形象。但服装卖不动,还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361度的品牌力仍有待加强。

与此同时,361度盈利能力出现下滑,则主要因为销售费用上涨,且生产成本未被规模效应摊薄。

报告期内,其生产相关成本从30.16亿元涨至33.38亿元,涨幅接近11%,与营收的同比增幅持平。销售及分销开支则同比上涨13.2%,增幅高于营收同比增速,其中,支付给电商平台的佣金和费用同比增长45.3%,物流开支同比增长40.2%。

可见,近年来361度为触达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大力发展直营的电商业务,还是有一定“代价”的。

品牌力有待提升

近些年在消费领域,先后涌现出无数个“靠性价比突围”的例子。361度也是其一。

2024年,361度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几乎是2019年的两倍,相当于用5年时间,又再造了一个自己。究其原因,361度踩准了性价比风口,功能性不错,价格比同类产品低出不少。

一位运动鞋服行业从业者曾告诉《财经天下》,在同类型企业中,361度主打性价比路线,主要生意市场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等人口众多的省份,同时在下沉市场做得也不错,“这是其业绩向好的主要原因”。

2025年上半年,361度在财报中表示,已累计落成49家超品门店(361度打造的新零售业态,主打上千平方米空间、全场景品类覆盖、一站式自助购齐),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设首家海外直营店。这些都被券商视为未来的增长点。

但与此同时,对于361度而言,在做大营收的同时,也还有一些老问题需要直面,比如品牌力仍有待提升。

截至2025年6月底,361度(大装)、361度儿童的线下销售网点数分别为5669、2494个,其中,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分别为76%和67.5%,基本与2024年底数据持平,且线下门店主要由经销商把控。

过去,这种聚焦下沉市场、依赖经销商卖货的打法,让361度迅速做大营收规模。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相较于同行,361度对渠道、价格的管控相对较弱。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361度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结余增加3.76亿元,平均周转天数虽说较上年同期缩短3天,但仍达146天,比同行高出不少。作为对比,截至2024年底,安踏、李宁的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21天和14天。对此,361度在财报里表示,应收账款增加,主要系配合分销商加快发展步伐所致,且正在严格控制管理应收账款。

此外,尽管在销售渠道上,361度有着清晰的线上、线下划分。线下由经销商把控,线上以直营、专供产品为主,主卖高性能、个性化且溢价更高的产品,尽量避免利益冲突。但面对业绩压力,一些经销商往往倾向于打折清库存,还是会对361度的价格体系、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截至8月13日收盘,四家港股上市的国产运动鞋服公司——安踏、李宁、特步、361度,市盈率分别为15倍、14倍、12倍和8.9倍。361度相对靠后,或许也能说明一定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营收做大之后,下一步通常是拔高品牌调性,历来如此。361度也不例外。近些年,361度也一直在通过加大研发、赞助国际赛事、品牌营销等方式,试图提升品牌力。但最重要的是,要让消费者愿意买单。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