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芊
冰城夜空,万点金光坠落成花,音乐的欢呼声与冰啤酒的泡沫同时升腾,哈尔滨的夏天就这样在麦芽香气中迎来高潮。
截至7月19日21:30,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已运营15天,累计接待游客达51.75万人次。在这座中国啤酒文化的原点城市,一场持续二十三年的夏日盛宴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冰城酒脉:从“中国啤酒原点”到城市文化IP
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的文化基因深植于城市血脉。在机械轰鸣的啤酒工厂里,在哈尔滨啤酒博物馆中,在寻常百姓的夏日餐桌上,金黄色的液体始终流淌着城市的记忆。
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绝非普通的节庆活动。这里是中国第一桶啤酒的诞生地。早在1988年,哈尔滨啤酒节就与首届国际啤酒博览会同时问世。2002年,它成为“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系列城市旅游品牌,至今已有23届。

这种文化积淀使啤酒节超越了单纯的节庆范畴,成为哈尔滨“冰城夏都”双重身份认证的关键一环。啤酒节经历了三次迭代升级:从1.0时代啤酒爱好者的消夏狂欢,到2.0阶段的文旅新体验,再到如今“啤酒+”复合体验模式的3.0时代。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正在迭代打造城市“文化IP”新形象、展现全域旅游新模式,持续刷新城市的年轻态活力。它已从单纯的饮酒场所蜕变为文化宣传之地、激情互动之地、潮流汇聚之地、音乐交流之地、经济赋能之地。
今夏盛宴:多维体验矩阵与游客的“五感狂欢”
今年7月5日启幕的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以“举杯邀世界 醉美哈尔滨”为主题,在40万平方米的场地上构建起前所未有的体验矩阵。
走进冰雪大世界园区,六个巨型啤酒大篷与九个特色啤酒花园星罗棋布,供应着来自德国、比利时、荷兰等10余个国家的千余款啤酒。

园区活动更是亮点纷呈,轻音小舞台五个时段的文艺演出、七彩花车巡游、“左右哥”领衔百人团队穿行园区,非遗舞狮、NPC阵容与游客热情互动、梦想大舞台演出正酣时,国家级非遗打铁花泼洒出“地表最野烟花”,每周五到周日烟花秀与500架无人机编队绘出“火凤凰。

最颠覆认知的莫过于室外戏雪区的“盛夏飘雪”奇观。30℃高温下,游客们仰头感受雪花拂面,兴奋地团雪球、打雪仗,甚至体验冬天的雪滑梯。现场游客感叹:“太神奇了”、“像做梦一样”。
生态露营区29辆房车静静伫立,配套双峰帐篷、露营帐篷、网红帐篷、天幕、烧烤区等硬件设施,推开门就能拥抱啤酒节的热闹;“雪韵丁香”火炬广场串联亚冬会的记忆,星光运动场的“哈超杯”赛事点燃运动激情,俄罗斯油画展则让艺术与狂欢同频共振。四季冰雪项目同样人气爆棚,梦幻冰雪馆、《王的战车》秀场、120米高雪花摩天轮及《冰龙寻珠》VR项目,全方位展现冰城“夏冬交融”的独特魅力。
产业共振:啤酒节驱动的双季经济生态圈
15天吸引51.75万人次,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已成为撬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力杠杆。其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直接消费,更在于对城市产业生态的重塑与升级。
据飞猪平台数据显示,近期黑龙江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8%,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东北虎林园等成为暑期游热门景点。啤酒节如同一颗心脏,其搏动带动了整个文旅产业链的血流。

本届啤酒节以“啤酒+”模式串联美食、演艺、运动等消费场景,形成消费闭环。夜间经济贡献尤为突出,产业链条全域联动,就业与品牌增值双赢,啤酒节创造季节性就业岗位,涵盖服务、演艺、物流等领域。更关键的是,它推动哈尔滨从“冰雪单季爆红”迈向“夏冬双核驱动”的可持续模式。
审视未来升级空间,仍有多个维度值得探索,科技赋能体验、文创衍生品开发等更待突破。
夜幕下的冰雪大世界,打铁花的金红色星雨与雪花摩天轮的光晕在松花江畔交织,游客们的啤酒杯轻轻相碰,泡沫溢出的簌簌声应和着欢笑声,这座已经用冰雪征服世界的城市,又用啤酒的芬芳酿出了属于自己的夏日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