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杨
7月15日,在阿里拍卖平台上,一场备受关注的拍卖落下帷幕。竞买号为“B6585”的买家以2287万元的价格,成功拍下了哈尔滨正阳河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厂房、土地及附属设施。此次仅有2人报名、历经21轮竞价,终结了这场长达两年的资产处置拉锯战。拍卖标的背后,是一个曾跻身“全国十大酱油厂”、承载哈尔滨百年味觉记忆的老店,它还是热播剧《人世间》中酱油厂的现实原型。
一场价值2287万元的拍卖,揭开了两个平行故事:一边是流拍32次的老厂房终于迎来买家,一边则是百年品牌在易主后重焕生机。

流拍32次:价格从8387万降至1762万
正阳河公司的破产清算始于2020年11月。彼时,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其破产申请,随后确认了多项债务债权关系。其中仅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一家披露的债权就高达8012万元,抵押物正是此次拍卖的厂房与土地。
本次拍卖的核心资产,位于呼兰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涵盖83699平方米工业用地、17栋厂房建筑及38项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早在2023年便被挂上拍卖平台,但始终无人问津。

首次拍卖时,这部分资产的起拍价定为8387.56万元,接近评估价7027.62万元。但此后两年间,历经32次流拍,价格一路下跌:从8387万降至2201万,再降至1762万元,跌幅近八成。市场冷遇的背后,是工业用地用途限制、厂房设备老化,以及调味品行业重资产模式式微的多重困境。
直到今年7月,当起拍价降至1762万元,终于有两位买家入场参与竞拍。最终成交价2287万元,虽高于底价,但也仅相当于当年评估价的约三分之一。数字背后,是正阳河公司破产清算的残酷现实。
2287万买到了什么?
竞拍公告显示,竞得者以2287万元换来的资产清单上,罗列着8.3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使用期限至2054年;2.82万平方米有证建筑,包含酱油/醋厂房、办公楼等;彩钢仓库等临时建筑、2004年建厂时遗留的管道、沟槽、配电设备。
然而,真正值钱的“正阳河”品牌商标、核心技术团队及核心门店,早在2023年已被太阳岛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鑫竞得,王玉鑫以此为基础,重组“正阳河集团”,并建设新厂。这意味着,2287万买下的不过是一具剥离了品牌与技术的工业躯壳。
更令人唏嘘的是此次拍卖标的身世。正阳河酱油厂始创于1905年,2003年改制后的正阳河公司雄心勃勃拿下这片8.4万平方米土地,计划打造年产十万吨的调味品基地。一期工程耗资亿元建成4万吨产能后,二期却永远停滞在蓝图阶段。那片未开发的空地,最终成为破产拍卖清单上“未利用土地”的冰冷备注。
百年老厂兴衰背后的时代困境
正阳河的衰落轨迹,折射了传统调味品企业在时代浪潮中的典型困境。
1905年,北京人杨成龙带着清廷御膳房酱油配方,来到松花江畔的正阳河渔村,生产出第一缸正阳河酱油。1953年至2003年,正阳河迎来了50载辉煌发展期。2003年的国企改制成为其命运的转折点。
转为民营企业的正阳河一度展现出活力,积极开发新品,产品远销俄罗斯、东南亚。但扩张野心埋下隐患,贷款建新厂导致负债高企,而十万吨产能规划仅完成不到一半。
改制后的正阳河虽在2004年投资亿元建设新厂,却未能摆脱国企时期的路径依赖,其产品未能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当海天、李锦记等品牌通过高端化与营销创新抢占市场时,正阳河仍固守传统渠道,2010年后逐渐失去东北以外市场。

市场变化更让老厂步履蹒跚。当广东酱油凭借高盐稀态工艺抢占高端市场,正阳河固守的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虽保留“香浓郁”的传统风味,却因半年以上的生产周期导致成本居高不下。2015年后,兴业银行的诉讼揭开了资金链危机,最终在2020年走向破产清算。
正阳河的“死亡”与“重生”几乎同步上演,2023年旧厂房走上拍卖席,同年新集团再次出发。
在味道传承方面,70多岁的老厂长接培华被请回车间,守护传承了120年的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老滋味迅速唤回市场认可,据中国企业新闻网黑龙频道报道显示,2024年,正阳河系列产品在哈尔滨商超铺货率达90%,销售额达1700万元左右,产值1800余万元。
2287万元的落槌价,在哈尔滨地产市场仅能购置约2509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中指研究院发布6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哈尔滨为9114元/㎡)。而正阳河买家获得的83699平方米工业用地与三万余平方米厂房,其价值刻度已超越物理空间。
正阳河的命运分野,揭示了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核心命题,土地、厂房等重资产可被廉价交易,但品牌的文化价值与技术积淀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