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 在汉代老人竟有这些特权

当年汝南地区有一亭长张熬辱骂殴打了受王杖的老人不说,还拉他去修路,这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议论。结果最后张熬被判弃市,这在今天看来完全的不可思议。

记得有一期《奇葩说》讨论的是“父母如果提出去养老院,你会同意吗?”虽然讨论的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却也表明我们社会正在逐步进入老年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那么,历史上针对老年人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其中待遇最好的要数汉代了。

据1959年在甘肃武威县咀磨子18号汉墓内出土的一根鸠杖杖端系着的王杖诏书木简,以及1981年在同一地点汉墓中出土的一份西汉王杖诏书令册木简记载,汉朝的养老敬老法规始终一致,没有间断过,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皇帝就要诏告天下。

皇帝颁发“养老诏令”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八十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

汉高祖诏曰,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务,由乡而县,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

汉文帝诏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

到了成帝建始年间,又将享受这种法定待遇的老人最低年龄降到了七十岁。每年秋天,由地方政府普查人口,对高龄老人进行登记造册,举行隆重的授杖仪式。

老人可走皇帝的“驰道”

汉代老人的“政治”待遇还体现在可以“行驰道旁道”。驰道是专为天子驰走车马的,绝对禁止他人行走。即便是皇子,也不允许。可见汉代老人是何等特殊!诏书还明确规定,各级官府严禁对高龄老人擅自征召、系拘,也不准辱骂、殴打,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弃市”。

当年汝南地区有一亭长张熬辱骂殴打了受王杖的老人不说,还拉他去修路,这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议论。结果最后张熬被判弃市,这在今天看来完全的不可思议。

汉代以后的王朝虽然与汉代有不同,但总体上来说,不同朝代的老年人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待。只希望,能够继续发扬尊重老人的优良传统,让老人能够老有所依。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