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巨变里的振兴答卷|探访全国文明村镇汾阳市中寨村

在生态建设与社会治理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农村现实、富有温度的独特路径。

文丨杨晓飞

从昔日闭塞落后的贫困村,到如今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全国文明村镇”,山西省汾阳市中寨村用十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乡村振兴的亮眼答卷。走进中寨村,青山环绕,白墙黛瓦,道路整洁,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过去,中寨村村民以传统种植业为生,收入微薄。近年来,村集体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

其中,中寨村建成500亩核桃经济林,引进优质品种,年产值超300万元;打造“田园综合体”,春季赏花、秋季采摘,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建设核桃油加工厂,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至2.8万元。

中寨村不仅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行移风易俗,婚丧嫁娶费用降低60%;组建秧歌队、锣鼓队,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中寨村完成改厕、污水管网改造,绿化率达45%,并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站。村民感慨:“现在村里比城里还干净,晚上路灯亮堂堂,散步跳舞都有了好去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