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交所对中泰证券抛出涵盖七大方面13个问题的详细问询,问题集中在三个核心:融资必要性、高负债背景下的规模合理性以及本次设置差异化锁定安排的主要考虑及合理性。
7月15日,中泰证券发布公告,回复上交所就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进行的问询,同时更新了募集说明书。
据了解,中泰证券此次定增拟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用于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投入、另类投资、做市业务、财富管理、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等六大方向。
监管要求中泰证券结合股东回报、市场趋势、战略布局及经营状况,说明再融资的主要考虑。

中泰证券在回复中强调,自2020年上市以来未进行股权融资,主要依赖债务融资导致净资本补充不足,截至2024年末净资产427亿元,资本实力在行业中处于中下游。2022年以来上市券商平均融资规模达88.8亿元,中泰证券60亿元的募资计划低于行业均值,且募资额占净资产比例(13.99%)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现有货币资金的使用安排,中泰证券回复,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合并报表货币资金余额为 622.66 亿元,其中客户资金余额为 542.34 亿元,自有资金余额为 80.32 亿元,占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 3.75%,所占比重较低。
在中泰对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及盈利情况的回复中可以看到,2022年~2024年,中泰证券每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3.25亿元、127.62亿元、108.91亿元,2025年1~3月为25.45亿元;2022年~2024年,每年净利润分别为7.03亿元、20.61亿元、10.81亿元,2025年1~3月为4.12亿元。
其中,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4.66%;净利润10.8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7.54%。公司解释称主要为子公司投资业务收入减少及上年合并万家基金产生股权重估收益影响。
同时,高企的负债成为监管另一大关注点。上交所要求,结合公司主要有息债务构成、资金状况及未来现金流收支安排、长短期债务情况及偿付计划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偿债风险,相关风险揭示是否充分。
而中泰证券的此次定增明确,拟投入不超过15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降低财务费用,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据回复公告,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0.93%、69.12%、69.04%和67.41%,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息负债总额为848.73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应付短期融资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短期债务占比为52.38%。
回复中称,若出现持续亏损、盈利能力下降或融资渠道受限等异常情况,公司将面临偿债风险。
另外,中泰证券在回复交易所与同行相比是否具有异常差异等问题时,还披露了一些重要的行业数据。
融资融券业务方面,中泰证券披露,2022年度,公司实际利率6.44%,行业平均利率6.42%;2023年度,公司实际利率6.14%,行业平均利率6.18%;2024年度,公司实际利率5.73%,行业平均利率5.69%;2025年1~3月,公司实际利率5.36%,行业平均利率5.09%。
佣金费率方面,中泰证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佣金率区间为0.020%~0.022%,行业净佣金率区间为0.019%~0.022%,公司整体净佣金率与行业佣金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中泰证券的60亿定增计划揭示了证券行业在转型期的共同困境:传统业务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创新业务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而负债空间已接近极限。
监管的13连问反映了对券商再融资的审慎态度,核心在于资金使用效率与股东回报的平衡。当行业平均佣金率下降,单纯依赖资本扩张的模式已不可持续,中泰证券此次定增的走向将成为观察证券业转型成效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