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酒王的梦醒时分:冲刺百亿,仰韶有望吗?

区域酒企,遭遇难以逾越的行业周期性波动。

文|数字光年 张扬

编辑|陈实

谁会是第一个百亿冲线的豫酒品牌?

过去,这个问题答案可能是:仰韶。身为豫酒龙头,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仰韶酒业曾对外宣称其在2023便已突破50亿元营收的大关,独立豫酒潮头。

作为豫酒的“门面担当”,仰韶承载着豫酒振兴的希望。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自身,都曾喊出了仰韶酒业要在2025年营收突破百亿的口号。

但现在,前景变得愈发不明朗——在面临行业周期性节点的关头,叠加酒类消费政策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白酒行业整体承压明显,中小区域酒企的日子,只会愈发艰难。

仰韶的百亿梦,还能如约实现吗?

距离百亿,还有多远?

2022年,河南省印发《河南省酒业振兴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 》,仰韶酒业被重点“关照”。方案中专门提到,到2025年,仰韶酒业要力争突破100亿元。

这一年,是河南出台豫酒转型发展计划的第五年,也是豫酒振兴战略正式接棒豫酒转型发展的肇始之年。

仰韶的快速发展,高度契合政策导向的指引和市场活力的爆发。

这一年,仰韶酒业的市场营收突破了38亿元,成为豫酒品牌中绝对“遥遥领先”的存在,进一步坐实豫酒“五朵金花”之首的地位。

在此之前的几年,仰韶酒业的营收不断走高,从2019年的20亿元,2020年的26亿元再到2021年35亿元,年增长超过30%,一年一个新台阶。

到了2023年,被寄予厚望的仰韶再度摸高,其在公开活动中透露,2023年该企业营收冲上50亿元。

当时有评论称,仰韶酒业跑出了豫酒振兴的“仰韶速度”。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此间,有一个小插曲。2024年,在河南省工商联开展的2023年度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调研活动中,根据企业自愿填报的数据,仰韶酒业以35.70亿元的营收总额,位列百强榜的第90位。

这与仰韶在其他渠道公布的2023年度50亿元的营收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差不多少了大半个杜康。

仰韶酒业2024年的营收,至今一直未有权威消息披露,因此外界目前还未能探知这家豫酒龙头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

但现实是,即便以2023年50亿元计算,到2025年实现百亿目标,两年时间,营收翻倍,难度不小。

在社会整体消费环境上,过去两年,消费降级或消费降次的趋势延续,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的弱周期,库存周期变长,渠道价格倒挂,全行业集体承压。

特别是进入2025年后,坊间所称的“新禁酒令”落地,适用范围的扩容,悲观情绪开始蔓延。

降速出清,下调预期,成为行业共识。仰韶,也非例外。

另外一个无法忽视的深层次风险,来自于仰韶的“一条腿走路”模式。

仰韶过去的高增长,严重依赖旗下的单品彩陶坊系列。这个于2008年就已上市的陶香型系列白酒,公开报道称其是河南省唯一一个自主研发的独立香型。

差异化的香型和产品定位、在市场营销上的重金投入、再加上对千年仰韶文化不遗余力地“蹭热度”,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彩陶坊系列奠定了仰韶酒业的基本盘。

公开信息显示,彩陶坊系列,为仰韶酒业贡献了95%以上的营收。其中,彩陶坊地利,是仰韶酒业最大的核心大单品,年销售额超10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仰韶酒业2025年营收百亿的目标能否顺利达成,重担系于彩陶坊一身。

但在行业人士看来,在河南这个仰韶的主战场,彩陶坊虽然认知度很高,渠道覆盖面广,本土化的营销手段十分丰富且灵活,但市场触顶的迹象已十分明显,未来增长空间极为有限,这让仰韶的百亿梦想,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放眼全国,营收过百亿的白酒生产企业,只有十几家。

但横向对比来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内持有生产许可的白酒生产企业总数约7000家,规上企业(年营收≥2000万元)逼近千家,仅在河南市场流通的白酒品牌就高达4000个。

对此时的仰韶而言,百亿门槛高耸入云。

找到第二曲线,有多难?

为了百亿目标,仰韶选择了押注“第二曲线”。

白酒行业的“第二曲线”,现有已跑通的经验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布局省外市场、发展第二品牌、推广走性价比之路的光瓶酒等。

仰韶选择了“全都要”。

在早期,仰韶喊出了“不到50亿不出省”的口号,坚定地选择深耕省内市场。仰韶通过一系列成体系的本地化营销和运营手段,例如建立覆盖全省的营销渠道,精耕宴会用酒、会议用酒,通过免费代驾、旅游、红包等手段,逐渐在河南本地市场站稳脚跟。

在建立起本地市场销售规模和用户心智之后,更广阔的省外市场,被众多酒企特别是区域酒企所推崇,成为承载他们百亿目标的新的试炼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之下,十余家百亿酒企,没有一家是靠偏居省内一隅取胜的。在迈过了50亿销售的门槛之后,仰韶的全国化野心也开始显现。

2024年,是仰韶酒业全国化战略的启动之年。在去年3月份的成都春糖会期间,仰韶酒业高调宣布,将以电商化、首都化、全国化、国际化“四化布局”为引领,加快重点板块市场的建设,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向“中国白酒第一梯队”加速进击。

虽然早在2018年,仰韶酒业就已开始尝试在西安、北京、襄阳、海南等省外市场进行布局,但并未起势,业务也基本囿于本地商会等乡情群体,市场难以铺开、拓展。

如今,仰韶选择以大单品彩陶坊为战略支点,开启全国化战略,试图撬动更大市场。但困难之处在于,省外市场对陶香型白酒的认知度很低,彩陶坊系列在省外市场的接受度也极为有限。

仰韶选择此时跃入一个竞争烈度极高,且高度内卷的市场,能否同步匹配上更强有力的用户培养能力、更高颗粒度的本地化运营手段以及更系统化的本地化渠道建设,成为仰韶难以逾越的“三座大山”。

相较于在全国市场布局上的高调姿态,仰韶默默发展第二品牌的动作,则要隐晦得多——承载仰韶第二品牌战略的,是其旗下的河南黄河酒业。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黄河酒业正在推进全省招商,主力子品牌“大黄河美酒”已陆续在多个公开渠道亮相,各项营销措施已经开始落地。

据了解,大黄河美酒所属的黄河酒业,成立于上个世纪,公司位于河南濮阳市南乐县。2018年,其被纳入仰韶酒业版图。

黄河酒业所在地,是中国白酒“酱芝兼香”流派的诞生地,大黄河美酒也主推兼香型,同时主打黄河文化,与仰韶的基本盘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

在去年举行的仰韶酒业集团2024誓师大会上,仰韶营销公司总经理郝惠锋在阐述年度营销工作时提到,仰韶要打造“六大增长曲线”,其中就包括“黄河酒业”板块。

对第二品牌的发展,仰韶同样寄予厚望。

在几日前的一场大商签约仪式上,黄河酒业营销总经理郝慧鹏提到,2025年是大黄河美酒从“品牌建设”向“全域营销”转型的关键之年,目标是三年内年销5亿,跻身河南白酒第一梯队。

在白酒行业集体承压的这几年,光瓶酒的快速爆发,成为行业难得的一抹亮色。

来自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凭借着亲民的价格和产品定位,以及不错的产品品质,光瓶酒在近10年销售额增长了3倍多,年均增长超13%,2024年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

山西汾酒的玻汾,年收入有望破百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口粮酒”;胖东来与宝丰酒业联合推出的“自由爱”单品,年营收或高达10亿元。

此类案例,对仰韶而言,诱惑力巨大。

今年上半年,仰韶酒业正式推出高线光瓶酒系列,定价在百元以下价格区间,定位为“新一代城市光瓶酒”,目标客群为年轻消费群体。

仰韶的战略定力,能持否?

在近30余年来,白酒行业经历了多轮周期波动,有的是政策性的,有的是消费导向的。但每一次波动,伴随的都是兴衰荣辱,新旧交替。

旧王被拉下铁王座,新王不断涌现,白酒行业的价值,随着新旧交替而被不断夯实。

市场诱惑十足,又迷雾重重:行业弱周期之下,深度调整未见明显筑底信号。作为区域龙头,在众多目光聚焦之下,仰韶的焦虑史无前例。

在产品上推出第二品牌和光瓶定制酒,在渠道上聚焦郑州、深耕河南、布局全国、开拓海外,仰韶在寻找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在不断分散企业的战略资源。

如何穿越行业周期,长久考验的,是企业的战略定力。

“广告教父”大卫·奥格威说,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

仰韶的百亿之路,已行至半途。但它能否穿透市场迷雾,经受住周期波动的淬炼,抵达更远的未来,答案未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