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软信业上半年营收超6900亿元,同比增长20.4%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信业")营收总规模达6900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

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约3600亿元,同比增长27.1%;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营收约3300亿元,同比增长13.7%。

从细分领域看,集成电路设计、智算云服务等高端软件细分行业增速显著,大模型在工业、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加速落地。

上海全市15个区软信业营收均实现正增长,中心城区中杨浦、普陀增速分别达25%和22.6%;郊区中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增速尤为突出,分别同比增长646.9%、45.5%、38.9%和47.4%。

重点企业表现亮眼。13家重点平台企业营收超2900亿元,占全市总营收四成以上。规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1亿元,同比增长55.3%,利润率接近12%。全市软信业上半年完成98笔融资,获投融资笔数占全国总数的16%。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近日出台《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四大类17项具体举措。

在企业支持方面,政策建立梯度式奖励机制,对全年营收超20亿元且增速达标的优质企业给予奖励;按营收规模对中小企业分档奖励(500万-3000万元);对增长达标的小微企业给予30万-50万元奖励。

人工智能应用成为重点方向,通过“算力券”降低模型调用成本,支持大模型在工业、金融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并对通用智能体发展和软件AI化项目给予资金补助。

新动能培育政策聚焦高端软件、数字内容、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四大领域。国产软件早期应用可获最高80%补偿;数字内容项目试点版权质押融资;数字技术“首应用”“首方案”获专项支持;公共数据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加速落地,语料作价入股等新型投资模式同步探索。

企业减负方面,政策提出“四降两优化”措施:通过研发支持缓解创新压力,扩大“无缝续贷”覆盖面降低融资成本,中小企业宽带资费再降5%,高层次人才引进获政策倾斜,并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警”联络机制优化监管服务。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向界面新闻透露,上海软信业已集聚超1.6万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超3200家。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上海软信业正加速向全球产业高地迈进。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