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白”气膜邂逅百年洪楼,彰显济南市历城区的绿色发展之路

6月14日,一顶高50米、覆盖2万平方米的银翼穹顶在洪楼商圈缓缓升起,为工地戴上智能“金钟罩”。

文丨孟宝乐 李权玺

在城市生长的壮阔画卷里,建筑工地既是拔节向上的力量象征,却也长期背负着“扬尘源头”“噪音制造者”的固有标签。

当挖掘机的轰鸣打破人们日常生活的宁静,城市发展一度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如今,这道困扰城市多年的难题,正迎来破局之光。

近日,在济南市历城区洪楼商圈的百年教堂与山大校园旁,一座高50米、面积2万平方米的白色巨膜拔地而起。这个被市民戏称为“白胖子”的科技造物,正是洪楼1905项目引入的全市首座气承式基坑气膜系统。

这顶科技穹顶的升起,不仅为济南市历城区“洪楼1905项目”撑起一片无尘天地,更标志着济南市历城区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

银翼穹顶升起为城市更新戴上智能“金钟罩”

首先来看,“洪楼1905项目”到底是一个什么项目?

作为济南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该项目由央地强强联手——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历城城发集团合资的全福河公司倾力打造。

项目占地31亩,建筑面积达7.7万平方米,以“街区+MALL”模式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将深度整合洪楼百年教堂、百年山大文化底蕴及全福河生态景观资源,致力构建“环山大产业创新圈”,塑造济南“中央创新区”的城市会客厅。

这片镌刻着济南记忆的土地,即将蜕变为融合文旅、商贸、科创的国际潮流街区,承载着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宏大愿景。

然而,高定位注定伴随高难度,特别是该项目地处济南市历城区核心区,且周边学校、景区、住宅众多,降噪抑尘要求极为严苛。

既要兑现城市发展愿景,又要破解核心商圈“施工即扰民”的现实困局,一场以绿色低碳为引领的技术革新势在必行。

6月14日,一顶高50米、覆盖2万平方米的银翼穹顶在洪楼商圈缓缓升起,为工地戴上智能“金钟罩”。

这项创新科技以一膜三防的优势给出破局方案——全封闭结构犹如一道生态屏障,强力阻隔扬尘,降低噪音达80%以上,同步抵御雨水渗透,实现环保、静音、雨季施工三重保障。

这不仅告别了过去施工时扬尘漫天的场景,而且让施工过程变得静悄悄,彻底改变了传统施工的扬尘噪音困扰,更让雨季施工不再看天吃饭,以全时段施工的效率优势,为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

技术革新不止于此,气模采用的PVDF膜材涂层反射热能,制冷供暖能耗仅为传统建筑的10%-25%,年均减少颗粒物排放超10吨,让绿色施工从口号变为可触摸的科技实践。

更令人称奇的是其智能内核:百米级超大跨度空间释放作业面,重型机械运转无阻;PLC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节室内环境,实现无人值守;抗风雪设计达50年一遇标准,ATS电源应急系统筑牢安全防线。

当传统建筑工地还在与扬尘高温苦苦鏖战时,这层“银翼保护罩”已悄然开启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新范式,重新定义绿色施工的内涵与外延。

理念觉醒,献礼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未来

从工程思维转向生态思维,济南市历城区“洪楼1905项目”引入的基坑气膜系统,以创新科技巧妙平衡建设与环保,为历城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启智慧建造新时代,让城市发展不再背负环境代价,真正实现和谐共生。

“洪楼1905项目”的气膜实践,不仅有效减少了传统基坑支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还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彰显了历城区在绿色转型道路上的坚定决心。更是历城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觉醒。

2024年历城区制定并实施了《济南市历城区2024年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暨加强全社会节约用能工作方案》,以全方位的举措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勾勒出了一幅城区可持续发展的美丽画卷。

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被认定为2024年度济南市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吸引了众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落地,推动数字经济与低碳技术深度融合,历城区数字经济产业得以蓬勃发展;

“齐鲁光谷”走出了一条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的道路,历城区知识产权激光产业联盟的成立,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激光产业在绿色低碳的轨道上不断向前迈进;

2024年新增绿色建筑619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09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能耗监测水平日益完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成效显著;

开展物流领域新能源替代计划,加快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叉车、货车的投入使用,以及88处充(换)电站的建成,为城乡交通运输的低碳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园区;宏济堂制药、力诺阳光等多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市级绿色工厂;齐鲁安替燃煤锅炉烟气回收利用项目的实施,使燃煤锅炉效率显著提高;历城区14个单位入选全省“无废细胞”名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和塑料污染治理的加强,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和实践案例,全方位推动了济南市历城区的绿色低碳发展,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书写着绿色低碳的新篇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其他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当“大白”气膜在阳光下闪耀银辉,它既承载着历城区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坚定追求,亦是城市精神的一次具象表达——一种对历史敬畏、对市民负责、对未来审慎的品格。

一抹泉城银辉,历城区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城市文明的新高度:让发展的每一步,都踏响绿色的韵律;让生长的每一刻,都浸润人文的温度。

这便是济南历城区献给时代,最动人的城市诗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