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科创和制造业发展,前5个月减税降费退税超6000亿元

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技术进步,同时能够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2022年11月,工人将零部件放到夹具上固定位置后,焊接站的门关闭,十余台机器人便开始了工作,弧焊、传输、冲孔、检测下线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工人只需要做简单的辅助性工作。图片来源:CFP

记者 辛圆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减税1407亿元;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4158亿元。

在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5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明显快于全国总体增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0%,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7%,反映数实融合有序推进。

在制造业方面,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12.1%和12.1%,特别是计算机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6%和19.4%。

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技术进步,同时能够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和部委层面持续把目光聚焦到制造业转型升级。

据新华社7月2日消息,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近日在湖北调研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等工作。张国清强调,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设备升级、工艺优化、管理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加快培育行业垂直模型,让人工智能通过制造业广泛应用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在此之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部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乐成6月6日主持召开部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

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加快落实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场景化、图谱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李乐成6月底在广东调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时再次强调,要加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向上向好、发展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