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杨
在哈尔滨红博中央公园购物中心,色彩鲜艳的小火车载着欢笑的孩子们穿梭而过,然而,这份简单的快乐标价不菲,短短5分50秒的体验,单次收费高达20元。若家长陪同乘坐,40元的消费转瞬即逝。商场小火车已成为儿童娱乐的新标配,却也引发“绕一圈比高铁票还贵”的家长吐槽。

以红博中央公园的小火车为例,若折算时间成本,一大一小单次乘客每分钟花费竟可达到约6.6元。而即使办理了“优惠”的200元储值卡(享10次一大一小乘坐权),折算下来每分钟依然约3.3元。相较哈尔滨至北京的高铁二等座票每分钟成本,商场小火车的“时薪”显著高于高铁票价,其定价引发关注。
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各大商场成为常态,商场小火车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广东华泰游乐等厂家生产的无轨电动小火车,售价普遍在6万至15万元之间,配备LED灯带、车载音响等设备。玻璃钢车头、卡通造型的车厢,开动过程中各类童谣不断播放,现代商场小火车早已脱离传统玩具范畴。部分车型还能吐泡泡、摇摆互动。商家通过奥特曼等热门IP形象吸引儿童,打造移动的梦幻场景。


为什么商场如此热衷引进小火车?答案在于儿童业态带来的“虹吸效应”。
咨询发现,一辆“奶龙”小火车原价11万元,目前优惠后也接近10万元,这还不包括运输费用。这些造价不菲的设备涌入商场,映照出实体商业转型的内容。实体商场经营儿童娱乐项目,打造集娱乐、培训、零售等于一体儿童业态,也是抵御电商冲击的手段。小火车不仅是游乐工具,同时也带动一定的家庭消费。
一个孩子背后,通常有1至3位家长陪同,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潜力自然比单个消费者要高得多。“孩子从进商场到离开至少三小时,这期间全家必然产生餐饮、购物等连带消费。”一位商场运营负责人道出了“一拖N”模式的精髓。
另外小火车等儿童项目还能盘活商场低效区域。作为商业综合体的一种,除去经营繁荣的店铺,必然存在一些高层区、人流稀少的区域等,引入的儿童业态则成为盘活这些死角的优解之一。
很多人看来,商场小火车可能是一个暴利行业,但运营者却有自己的苦衷。哈尔滨市平房区某商场小火车运营者赵先生表示,小火车收费的背后是各项高昂的成本。目前正在使用中的这辆“托马斯”造型小火车购入价格超过9万,但是考虑到小朋友的审美变化、设备耗损等,大概三年就要更新一次。赵先生表示:“场地租金是大头,扣除场地租赁费用、人工费用,减去设备的成本,每个月也就赚点辛苦钱,能不能盈利主要看休息日的两个下午。”赵先生坦言:“看似暴利,实则艰难”。
一位常带孩子到商城乘坐小火车的钱女士感慨:“冬天冷夏天热,户外也没有太多合适的活动场所,但是商场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处舒适的娱乐空间。”商业地产正将公共空间转化为付费场地。这份安全与便捷更像是一种都市生活附加的“空间税”。背后是商业地产对公共空间的改造与“出售”。商场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出一种类公共氛围的同时,精准设置消费准入路径,孩子们被“围进”商场,家庭也只能为此付费。
小火车在哈尔滨商场里的行驶轨迹,折射出儿童消费市场的蓬勃与无奈。
据《中国儿童经济洞察报告》显示,接近一半的家庭儿童支出占比达家庭总支出的30%-50%。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商场小火车仍将继续。当孩子们在商场里循环着付费的快乐时,我们更应思考,如何为童年创造更多元的成长空间?这不仅是商业问题,更是衡量城市文明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