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体育之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体育之窗”,证券代码:834358 .OC)公布2016年年报。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继续呈现稳健增长趋势,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65.73%,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24.48%。
截至报告期末,体育之窗总资产为34.89亿元,较期初增长117.8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74亿元,较期初增长112.93%。
竞技联赛运营商第一品牌
年报显示,2016年,体育之窗赛事运营业务呈现高速增长,赛事运营收入5.97亿元,同比增速82.82%,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64.30%提高至70.93%,赛事运营业务收入规模已超过2015年公司收入总和。
与此同时,体育休闲业务继续实现稳健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体育之窗的体育休闲业务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5.80%。
得益于赛事运营和体育休闲业务的综合实力,体育之窗多元化变现能力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体育之窗通过积极布局体育移动应用生态群项目,体育增值服务新增体育游戏、体育电商等基于传统体育赛事和体育场馆业务的衍生业务。体育之窗增值服务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76.13%。
三大主营业务的持续稳健增长,进一步凸显了体育之窗顶级赛事运营和综合变现的能力。
2016年,体育之窗在巩固和完善“中国之队”、中超、NBA中国赛等原有顶级赛事资源的同时,在顶级竞技联赛的全产业链运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16年7月,体育之窗独家获得了中国排球联赛5+N个赛季的全产业链商务运营权,这是中国三大球顶级竞技联赛的整体开发运营权首次交予一家民营体育公司,体育之窗一举成为国内首家完整运营顶级竞技联赛的民营体育公司。
体育之窗CEO高宏表示,体育之窗的发展再次与体育产业改革紧密结合,体育之窗将成为推动中国竞技联赛职业化、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接下来,体育之窗将借助整体运营排球联赛获得的宝贵经验以及公司十几年来顶级体育赛事成功运营的经验,逐步实现公司由单一的赛事运营服务走向竞技体育联赛全产业链整体运营,体育之窗将升级为国内竞技联赛运营商第一品牌。
超22亿元融资助力资本战略落地
在2015年政策红利释放后,2016年,各路资本及企业大量涌入体育产业,体育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阿里、腾讯、万达、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产业集团,围绕足球和篮球的媒体版权、赛事IP、俱乐部等方面不断加深布局。另一方面,体育产业资本逐渐意识到中国体育产业的基础依然薄弱,体育产业链复杂,不具备短时间爆发的特征,需要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更加平和的产业心态。
体育之窗于2015年11月挂牌新三板。报告期内,体育之窗先后完成了两轮定向增发,共募集资金22.47亿元。资本的补充有力地支持了体育之窗主营业务的拓展以及各项资本战略的实施,提升了持续经营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巩固了体育之窗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2016年,体育之窗通过境外子公司Glassy Mind Holdings Limited完成了对联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众国际”)共计226,000,000股已发行普通股股票的收购,持股占比28.72%,成为联众国际的单一最大股东。
联众国际是国内智力赛事第一品牌,是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棋牌综合业务网络化管理项目唯一的服务提供商,同时,联众国际旗下拥有WPT(世界扑克巡回赛)、联盟电竞等多个国际级棋牌品牌赛事和国际级电竞赛事,与体育之窗电竞赛事体育化、体育游戏电竞化的战略有着高度战略协同性。
2016年联众国际营业收入达到8.72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30.01%。体育之窗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联众国际给体育之窗带来投资收益4511万元,增厚了公司报告期内的业绩。
高宏表示,未来3年,体育之窗将紧紧围绕竞技体育联赛运营商第一品牌的既定战略,以内生增长为主,合理使用募集资金,集中对现有逐步成熟的三大业务板块加大投入布局,促使三大业务板块实现均衡发展,构建稳健可持续的业务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