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昆明一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她和男友在知名连锁餐饮品牌曹氏鸭脖昆明市五华区门店就餐时,发现麻辣烫碗沿标注 “碗底有惊喜”,翻转后却赫然出现 “你像猪一样能吃” 的侮辱性文字。发帖人直言被冒犯, “一点都不好笑,只觉得不尊重。”这一事件迅速登上热搜引发舆论热议。
涉事门店负责人曾女士回应称,争议餐具系2023年11 自行定制,同批次还包含 “吃完了棒棒哒”“免单” 等福利性标语。她强调初衷是 “增加用餐趣味性”,并非恶意侮辱消费者,并表示顾客可提前告知店员避免使用该碗。确实未想到会造成顾客的不愉快,对此深感抱歉。
湖南曹氏鸭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事件发酵后表示,连锁店餐具采购属于门店自主经营权范畴,像餐具,菜品采购,定价均由门店自行决定,公司不干涉日常管理,总部仅提供技术输出,未制定统一标准。这种 “甩锅式” 回应被舆论批评为“推卸管理责任”。
其实,这并非曹氏鸭脖首次卷入争议。早在2023年,该品牌便以“变态辣”挑战吸引猎奇消费,随后公开承认使用工业辣椒精、增味粉等添加剂,并推行“总部半成品+门店简单加工”的预制模式,引发对食品安全与透明度的质疑。
作为全国拥有数千家门店的知名品牌,曹氏鸭脖起源于2003年湖南长沙的街头推车售卖,2016年,湖南曹氏鸭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开启品牌化运营,并采取 “技术输出+自主经营” 的轻资产模式,这种模式使其经营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曹氏鸭脖在全国332个城市拥有3847家门店,数量已超过周黑鸭、煌上煌等上市品牌。
此次曹氏鸭脖引发的争议,在餐饮加盟领域并非孤例。近年来,“冒犯式营销”正成为餐饮品牌的流量密码,但这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2024年泉州某烤肉店因在员工制服印地域歧视标语被立案调查,2025年初某奶茶店张贴“不服务蠢货”告示遭消费者抵制。法律界人士指出,《广告法》明确规定营销内容需符合社会良好风尚,类似“像猪”的贬损性表述涉嫌违规,商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