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试行新规:将可能诱发“开盒”等事件信息纳入“争议”热点研判处置

5月27日,抖音公布《抖音社区热点信息和账号治理规则(试行)》。《规则》将针对争议热点事件信息传播、热点当事人账号及热点事件中出现的违规账号和内容提出治理方案。部分重点措施包括:

对社区热点信息建立识别、研判、分类,以及标记和追踪机制。将事件新闻要素不齐全、信息来源标注不完善、无权威信源报道等热点内容纳入“存疑”热点持续追踪。将存在传播偏激对立情绪、侵犯当事人权利、可能诱发“网暴”“开盒”等事件信息纳入“争议”热点研判处置。

与主流媒体、权威机构建立协同机制,推动真实信息传播。和媒体与权威机构保持合作,加大对社区各类涉及热点内容的事实核查,建立“热点事实核实机制”。同时,建立热点辟谣机制,交叉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人工“验真”等多种手段,对热点事件中的谣言点展开识别、打击,联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等各方进行辟谣,并通过产品机制放大辟谣传播效果。

对社区争议热点信息做专项内容治理。针对在事实尚未完整披露的情况下过度发酵、未经充分核实但引起广泛传播和争议讨论的事件信息,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重点治理虚假不实信息和网暴言论等违法违规内容。为热点的核实和真相的揭示争取时间,避免争议甚至不实信息传播误导公众、损害用户合法权益。

对热点当事人账号的权益保护和行为约束。为打击仿冒热点当事人行为、保护当事人权益,以热点事件当事人或其亲友身份发布内容的账号,需在一定时间内提供证明材料。身份明确者,账号将在显著位置予以标识。平台还将完善防网暴工具,提供“一键防网暴”功能,严厉处置针对当事人的“人肉”“网暴”。同时,为避免因争议行为获取流量后与商业利益捆绑,引发更大争议讨论或违规营利,在流量激增期对存在不当行为或争议的事件当事人启动适度降热和“冷静”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暂停关注、限制流量或限制投稿/直播等。同时,针对争议热点当事人账号在事件周期内暂停商业变现功能,包含但不限于直播打赏、电商带货、星图商单、广告合作等功能。

对热点事件中出现的违规账号,采取长效约束治理。针对热点事件中出现的违规账号和责任主体,平台将结合违法违规事实,并根据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采取长效约束治理,包括但不限于清理违规内容、清理争议期间涨粉、暂停关注、限制流量或限制投稿/直播、粉丝外显管控等,同时关闭其商业变现渠道。对情节较轻、已消除或改善不良影响的账号,平台将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综合考量其整改措施、用户权益损失弥补、负面影响消除情况等多个维度,在获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和相关账号主体就后续合规运营的确认后,适当放开冻结限制措施,将账号纳入恢复观察阶段,并限制投稿内容、直播间流量,同时对其商业变现能力与渠道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