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谁在打“中年女性”的主意?

为何她们迫切需要可以呼吸的天地?她们还能如何得到释放?普通的日子还能有怎样的活法?

编辑 | summer

县城中年女性热衷于将“剁椒鱼头”电车改造成自己的移动小户型,装上折叠桌,放上加湿喷雾,再放上音乐,随时随地都能休息。

大城市中年女人热衷于在亚朵放松精神。在这里,她们往往会点份自己爱吃的外卖、打开电视看看不需要动脑的综艺或剧集、给自己泡个澡,再美美睡上一觉....一顿操作下来,身心彻底得到放松。

当中年女性的生活空间被不断“压缩”,当她们被赋予各式各样的社会身份,当她们被婚姻这座小型围城所围困,这个几十平的小房间就成了她们得以喘息的处所。

不可否认,无论是剁椒鱼头还是亚朵,无非都是中年女性给自己在忙碌生活中,找到的一片“精神自留地”,毕竟离开这片区域,她们就得背上妻子、女儿、母亲等各式角色。

为何她们迫切需要可以呼吸的天地?她们还能如何得到释放?普通的日子还能有怎样的活法?在本期的特别策划中,希望所有面临“中年危机”的女性能够找到自己的缓解之道。

PART1 面临中年危机的女性

当艾达·卡尔霍恩发现自己处于中年危机中时,她认为自己没有权利抱怨。她已经结婚成家,也有不错的事业。为什么仍会感到难过?为什么其他X世代(指出生于1965—1980年间的人)的女性似乎也有同样的痛苦?

卡尔霍恩决定寻找答案。通过与200多位来自美国各地,职业背景、家庭情况各异的妇女交谈,了解她们的经历,她发现大多数人疲惫不堪,为金钱和未来担忧。

在《四十不惑》一书中,卡尔霍恩将丰富的个案和社会变革、文化分析、经济统计数据相结合,全面讨论了中年女性在健康、金钱、事业、家庭方方面面遭遇的危机,揭示女性中年危机后的文化、社会因素,并寻求解决之道。

本书将个人故事和社会研究完美结合,揭示危机背后的文化、政治背景 本书呈现了丰富的中年女性样本,无论婚姻状况如何,无论事业是否有成,为什么在步入中年后都有相似的愤怒和无力,通过她们的自我陈述,结合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评论和统计数字,揭露了女性中年危机后的文化、社会变迁。

荐书:《四十而惑》

作者: [美] 艾达·卡尔霍恩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品方: 未读·思想家 / 未读

副标题: 新世代女性的中年危机

原作名: WHY WE CAN'T SLEEP:Women's New Midlife Crisis

译者: 张林

PART2 被困在房间的女性

《四十个房间》围绕一位不知道姓名的女性“考德维尔夫人”展开叙述,以她一生中居住过的四十个房间为主线,讲述了她从一个渴望成为诗人的少女,变成孕育了几个孩子、逐渐失去自我和创造力的女人的过程。

小说从考德威尔夫人五岁时开始,到她死亡时结束,截取了她在人生不同阶段居住过的房间中的片段,展现了她在那个人生阶段的困境、挣扎和迷茫。从小时候妈妈的卧室、大学宿舍,再到未婚夫家的卧室、婚后的育儿室和洗衣房,以不同房间的切片串联起她的一生。

作者奥尔加·格鲁辛创作这本书的灵感主要来自自己的一次搬家经历。在那次搬家中,她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忙于寻找新房子、出售旧房子、打包、拆包、装修等事宜,没有余力思考房子以外的任何事情,也没有时间写作。

当时她将近四十岁,于是决定写一个“女艺术家变成郊区家庭主妇的故事”。她意识到不同的房间会承载不同的记忆和情感,“有些房间是快乐的,有些是悲伤的,这与它们的形状、大小或光线照射完全无关——我们居住的空间是由我们对其中发生的事件的记忆强烈定义的”,从而在书中创造了一套“房间记忆法”。

考德维尔夫人少年时热爱诗歌,梦想自由地漫游世界、成为不朽的诗人,梦想过上被美和艺术包围的生活。在当时的苏联,这些梦想被斥为“资产阶级的腐朽产物”,于是她渴望去美国读大学,以为这样就可以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她努力申请到美国读大学,努力坚持写诗。

但毕业后面临身在异乡、找不到工作的种种挫败,她开始向现实妥协,嫁给了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丈夫,开始了耗费精力的婚姻生活,在异国他乡成为一个美国人的妻子、六个孩子的母亲,一个不会开车、没有朋友的家庭主妇。她好像迷失了自己,陷入了只能以丈夫的姓氏为人所知的家庭主妇的琐碎生活,灵感和创造性逐渐消失。

于是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机会。整体来看,本书了记述了主角从童年到成年再到老年的变化过程,展现了女性在人生重要节点的选择上如何一步步被裹挟着丧失了自我和梦想的悲剧。

荐书:《四十个房间》

作者:[美] 奥尔加·格鲁辛

译者:戚悦

PART3 如何找回自己的元气?

虚寒、浮肿、失眠、烦闷、初老现象频频发生,心情总是莫名地低落;身材和皮肤与二十几岁时相比明显发生了改变,穿衣打扮已不合时宜;半熟女子的初老症和不顺心,每天都在循环上演。

该如何调整失落的情绪,面对成熟阶段的考验?又该如何调整妆容和着装,重拾对容貌的自信?

日本超人气疗愈绘本作家堀川波,在《怡然自得的心情》中,分享了70个解决半熟女性身心小毛病的窍门,并从饮食、护肤、运动、人际关系等角度,探讨了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元气生活方式,引导半熟女性以平常心应对步入熟龄后心态上的变化,重拾对生活的热情,精力充沛地地迎接人生新旅程。

在《毫不费力的穿搭》中,分享了70个解决半熟女性穿搭选择困难症的小窍门,并从发型、妆容、配饰、服装等角度,探讨了简单易上手的穿衣建议和搭配方案,引导半熟女性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步入熟龄后身体和外型上的转变,重拾对容貌的自信。

事实上,半熟是确立真正自我风格的年纪,不要因为不了解就轻易放弃选择未知的事物。即使结婚且有了孩子,也一样能让自己活得闪闪发亮。应该保持真诚和谦虚的心态,迎接新的人和新的事,慢慢适应衰老,朝你欣赏的女性靠拢。明白自己的喜好并追随自己的喜好,时刻充满童心,乐于展现真实的自己。要相信,你的人生会越来越精彩,属于你的新大门也会渐渐打开。

荐书:《元气女子养成记》

作者:[日本]堀川波

译者: 周昕欣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PART4 拥有属于自己的灵魂之所

女性要想获得成长究竟该怎么做?由维吉尼亚·伍尔夫所著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作为享誉世界的天才女作家,伍尔夫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驱。她相继写出《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岁月》《幕间》《一间自己的房间》等经典杰作。

在本书第一章节,伍尔夫就抛出了一个观点:“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句话也被视为当代女性的至理名言。

的确,20世纪初女性群体的窘况不仅仅是生儿育女这一问题,同时还面临有限的教育资源,及不被承认的财产权等。

在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度的全面压制下,真实的女性形象被一再污名化或掩盖。如何通过经济自由,从而享有发声及创作、突破自由,是伍尔夫在本书中一直反复强调的。

或许,女性获取独立得从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开始,因为只有坚定而自由的灵魂,才是成长的动力之源。

荐书:《一间自己的房间》

作者:[英] 维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于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PART5 找到幸福曲线

为什么在40来岁的时候,人们会越来越难感到幸福?为什么即使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还是会感到消沉和不幸福?这种不安是从何而来的?更重要的是,这种状态会结束吗?

在《你的幸福曲线》一书中,知名学者乔纳森·劳赫回答了所有的这些问题,并用心理学、经济学和大数据帮你重新定义人生的下半场,剖析有关中年危机的不为人知的真相,让你重新获得幸福生活的动力。

在本书中,乔纳森·劳赫以专业的研究为依据,借用各行各业人们的故事,详尽地剖析了幸福曲线理论。他指出,从20多岁到40多岁,人的幸福感遵循U型曲线模型,即从年轻时的乐观积极发展到中年的长期低迷;然后,人的幸福感从50多岁又开始回升。劳赫指出,这并不是所谓的中年危机,而是人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自然阶段。

此外,乔纳森·劳赫还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具体可行的方法,让我们能在中年的黑暗森林中找到出路,脱离人生困境,快速地重新获得幸福!

荐书:《你的幸福曲线》

作者: [加]乔纳森·劳赫(Jonathan Rauch)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原作名: The Happiness Curve

译者: 黄珏苹

人到中年该怎么活?

那当然更要精彩地活着。

在TOPHER看来,

人近中年,

能以自己的力量度过人生就是最棒的。

只要我们在任何年纪都能尽情地笑,

痛快地哭,

保持雀跃的心情,

认真对待每一天,

这样的人不管什么时候看起来都会很自得其乐。

希望大家都能“中有所乐”。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