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河北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河北中农牧丰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运用先进设备,为刚破壳的小鸡进行断喙和疫苗接种。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科研优势,该公司成功培育出北农系列节粮蛋鸡品种,成为我国蛋鸡育种领域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河北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各科研平台累计投入近30亿元,孕育300余项研发成果,构建“京津研发、涿州中试、保定转化、河北推广”协同创新模式。
河北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面积126.5平方公里。自2015年以来,该园区凭借诸多优势,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目前聚集29家涉农高新技术企业、26家涉农规上企业、2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并以现代生物农业为引领,构建食品加工、农业科技服务、猪全产业链三大产业集群,形成创新资源富集、成果转化加速、产业集群效应显著的发展态势。
该园区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众多高校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迭代升级。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场汇聚3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56家省级创新平台,吸引李德发等12个院士团队、2000余名优秀人才入驻。
目前,该园区打造的“模式动物大设施”和“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已成长为北方规模最大的动植物生物育种基地;葡萄原原种苗培育、玫瑰花卉育苗等关键技术,具备极高的产业转化价值。园区还通过院企供需对接机制,实现12项科技成果顺利落地转化。该园区不仅拥有全球唯一的猪“三甲医院”和全国唯一的模式动物,还实现猪产业从“育种—饲料—疫苗—屠宰—加工—生物提取—生物医药”全链条发展,主导产业产值达117.1亿元,成为京津冀农业科技领域的耀眼明星,2024年在全省15家同类园区年度评价中荣登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