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47°,当齐齐哈尔烤肉与现代畜牧产业发生化学反应

“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9.9亿元。

文 | 王悦

“五一”假期的齐齐哈尔,空气中弥漫着炭火与油脂交织的香气。据齐齐哈尔市文旅局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9.9亿元。烤肉门店成为消费热点,全市一万余家烤肉店在假期内客流量较日常激增三到四倍,等位时长超过两小时成为常态。当滋滋作响的烤盘与现代化畜牧产业链发生化学反应,一场关于传统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正在黑土地上展开。

食客品尝齐齐哈尔烤肉 图片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黄金纬度的地理密码

齐齐哈尔的烤肉产业根基,源于其得天独厚的畜牧业资源。作为达斡尔语中的“天然牧场”,齐齐哈尔与美国威斯康星州、日本北海道同处北纬47度黄金养殖带。这一纬度带具有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沛、牧草丰美,尤其适合耐寒的肉牛生长。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数据,2024年全省肉蛋奶产量达877.3万吨,其中齐齐哈尔市肉牛饲养量占全省35%,高端肉牛存栏突破15万头。

作为我国最早饲养肉牛的地区之一,齐齐哈尔的烤肉史可追溯至金代,游牧民族"炙子烤肉"的技艺在松嫩平原传承千年。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烤肉形态,这里独创的“拌肉”工艺将现切牛肉与洋葱、豆油、秘制调料充分揉拌,在铁盘炙烤中形成独特的焦香风味。

图片来源:黑龙江网

烤肉产业的品牌密码

齐齐哈尔市烤肉产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范围内的齐齐哈尔烤肉门店数量已达2.4万家,约占全国烤肉门店总数的12%,烤肉已成为齐齐哈尔的美食名片。齐齐哈尔于2022年6月18日被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 “国际烤肉美食之都” 称号,今年1月,“齐齐哈尔烤肉” 集体商标注册成功,成为全国首个以烤肉命名的集体商标。这样一来,齐齐哈尔烤肉不仅得到了品牌保护,同时增加了市场辨识度。

为了统一品质管控,2023年底《齐齐哈尔烤肉制作工艺与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出台,对全市烤肉门店进行标准化培训,这标志着烤肉从家庭作坊走向工业化。梅里斯区的40多家门店成立烧烤协会推动“抱团发展”,研发的“柳蒿芽拌肉”将达斡尔族特色食物与牛肉结合,并在2024年龙江美食文化节中斩获创意大奖。

烤肉技能培训 图片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产业发展的政策密码

齐齐哈尔烤肉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得益于政府部门在金融信贷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扶持。

2025年2月,黑龙江省出台《畜牧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方案》,对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给予最高200万元贴息支持。

为响应齐齐哈尔市政府关于推动“齐齐哈尔烤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号召,2024年全市通过精准招商引资,重点推进13个烤肉产业链核心项目,总投资规模突破63亿元。产业链上游,澳森牛肉深加工,实现肉牛屠宰、深加工的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同时本地啤酒品牌——老皮精酿创新推出齐齐哈尔烤肉伴侣啤酒,成为齐齐哈尔烤肉的完美搭档。

图片来源:老皮精酿官网

夜幕降临,街边的烤肉店再次亮起霓虹,食客们围坐炭火前,品尝着北纬 47° 的馈赠。这片黑土地上,烤肉产业与畜牧业正上演着现代版的 “田园牧歌”—— 从草原到餐桌的全链条升级,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书写着农业现代化的龙江答卷。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