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有机构预测,“十五五”时期,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伴随着技术日新月异,机器人产业加快提“智”向新。特别是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培育具身智能、发展智能机器人等作出一系列部署。机器人持续走进居民生活,例如五一假期期间,北京平谷金海湖碧波岛度假区,智能机器人上岛“入职”。巡航、导览,与游客互动间,文旅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5月7日,A股市场高开震荡,人工智能题材有所调整,机器人板块午后临近收盘大幅反弹。机器人指数成份股中,博杰股份、信捷电气、新时达涨超7%,迈赫股份、国茂股份张超3%,伟创电气、华辰装备、中大力德涨超2%。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过去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2717万元。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跟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与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的成份股重合度为63%,除了人形机器人以外还覆盖一些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系统集成商,整体把握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工业机器人迭代升级的趋势。
信达证券指出,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以及人力成本的持续增长,机器换人的趋势正在加速。据统计,2022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87亿美元,2017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3.6%。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国产核心零部件和工业机器人应用密度方面仍有较大差距,这为国内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头部企业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加速布局,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新的增长点。例如,小鹏汽车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IRON,展示了招手、打招呼等操作,表明了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商业化潜力。同时,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也在逐步推进量产计划,预计2026年将达到年产5万台的目标。
相关产品:机器人ETF基金(56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