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共同基金”是怎么发起的(二):基金发起的面临困难

西天要想“传经东土”、实现后来居上,就必须考虑面临的竞争。

二、基金发起面临的困难

1. 来自行业竞争对手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西游记中,佛、道两大宗教由于都采用的众筹模式,因此互为天然的竞争对手。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自然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竞合关系。

按照西游记的界定,当时最高级的势力有五个,这就是孙悟空掌管蟠桃园时,众位仙女所提到的“五方五老”——东方的崇恩圣帝及十洲三岛仙翁,西天的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北方的北极玄灵,中央的黄极黄角大仙。从“五方五老”分布来看,东方、北方和中央属于道教/天庭的势力范围,西方和南方属于佛教/西天的势力范围。天庭的势力较大,五方五老占了三个,“五分天下有其三”;西天的势力较小,五方五老占了两个,“五分天下有其二”。在佛道的力量对比中,道教/天庭略为占优。

图 五方五老

另外,基于历史的渊源,位于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属于道教的传统影响区,作为后来者的佛教在此区域的影响力较弱。因此,西天要想“传经东土”、实现后来居上,就必须考虑竞争对手——天庭方面的态度。

2.来自目标市场的有效需求

如来发起取经基金所面临的第二个困难就是,他的目标市场——东土大唐对佛经的有效需求存在不足。这一点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在发起传经的“盂兰盆会”上,如来明明是说,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好为“大乘佛法”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可实际上,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正处于贞观盛世,人民安居乐业,就连那西天极乐之地的人,都盼着将来能到中华之地托生;而真正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却是西牛贺洲:唐僧西行的次年就进入了西牛贺洲,除了寅将军和黑熊精,95%以上的妖魔鬼怪都分布在西牛贺洲。由此可见,如来所说的传经到大唐的理由根本上站不住脚。也就是说,东土大唐缺少大乘佛法的市场需求。

进一步讲,就算是东土大唐对佛经有需求,如果是西天主动上杆子把三藏真经送到长安,效果恐怕也会大打折扣,会让大唐觉得你这送的不是好东西。好东西有主动送上门来的吗?【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

图 东土大唐

传经东土其实还面临一个困难,那就是大唐一直存在着反佛势力。佛教作为舶来品,大唐一直存在疑虑。事实上,太宗拟选高僧参禅礼佛时,就有人(如太史丞傅奕)上书“止浮图”,理由就是佛教这种宗教众筹的运营模式会扰乱国家的税收和兵源,而且属于外来意识形态的侵入。

由此可见,大乘佛法在进军海外市场方面,仍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进入门槛、市场接受度等一系列困难。

那么,西天和如来又是怎么一一解决的呢?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