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华鹏飞披露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剔除宏图创展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这一因素影响后,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同期增长25.26%。其中,国内综合物流服务收入1.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10%;国际物流服务收入1.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9.16%。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4.15万元,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12.28万元,较上期大幅减少1,882.39万元。
2024年,公司凭借全链路服务能力、灵活业务模式及数字化创新,在中欧、中亚跨境卡车运输领域占据了一定优势。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政策倡议,优先聚焦于中欧和中亚线路区域,业务覆盖中亚五国、俄罗斯及欧洲市场,在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及哈萨克斯坦等关键节点布局自有运营机构及团队,畅通运输路径,逐步实现资源整合。
面对制造业产业迁移及转型的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时,公司积极调整业务发展战略,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与高端装备领域,针对特定行业产品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通过强化成本管控,提升数智化服务能力,通过采用资源整合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致力于成为“四流合一”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标杆企业。
物流行业战略价值意义凸显
全球供应链体系正在经历深度重构,作为贯穿制造、流通、消费全周期的核心脉络,现代物流已突破传统运输工具的定位,演进为支撑经济循环的产业黏合剂和价值传导中枢——既是维系产业安全的基础底座,更是重塑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变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物流运行环境不断改善,市场规模优势继续巩固,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目标:到2027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实现新突破,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11%、23%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国家物流枢纽体系和现代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基本形成,现代物流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战略支撑显著增强。
如今,物流成本的结构性优化正成为重塑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杠杆。近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物周转量的激增,印证了物流网络对产业地理边界的革命性突破。
华鹏飞作为深耕物流领域的企业,依托政策红利加速布局智慧物流园区、跨境供应链服务和新能源运输网络,通过构建"技术+网络+服务"的立体化竞争力,将深度参与国家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公司凭借在智能仓储、多式联运等领域的先发优势,有望通过运营效率提升和服务网络扩张,实现成本优化与市场份额的同步增长,驱动业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核心竞争力优势显著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华鹏飞已成为参/控股公司达20余家、并在全国拥有近70000㎡自有物流产业的大型集团企业,目前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深圳知名品牌等称号,同时也是深圳首家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国际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备案资质的企业。
围绕“大数据下的智慧服务商”整体定位,华鹏飞业务覆盖国内综合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物联网等。依托于覆盖全国的物流与数据网络、广泛而稳定的国内外物流物联专业团队,华鹏飞搭建了完整的智慧物流生态圈,可为各界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全球物流服务。
基于多年以来物流领域的运营经验和资源积累,华鹏飞以国内公路物流服务为基础,逐步向国际物流延伸,能够为客户提供多网络、长链条、安全高效的物流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定制化、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有效增强客户粘性。
公司具备大件运输、无船承运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国际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备案)》、《TIR持证人》资格证书和海关部门颁发的“高级认证企业”AEO认证等资格,通过自建现代化物流基地,布署高效的国内仓储网络和干支线配送体系,以公路陆运为基石集成不同跨境运输方式,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同时享有海关便捷通关优势,可以缩短通关时间、简化通关手续,构造触达全球的端到端网络服务能力与精细化物流履约管理能力。
同时,资金的良性循环有效支撑了公司物流运营能力和客户粘性。在长期业务发展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以满足客户服务标准化与需求个性化的要求,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
面对制造业产业迁移及转型的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华鹏飞积极调整业务发展战略,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与高端装备领域,并针对这些行业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制打造个性化物流运输方案,实现精细管理、智能调度、高效运输,满足客户的高时效性要求。
首次自有TIR运输车辆启程,成长空间广阔
近期,发起的“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运输车辆‘一带一路’发车仪式”引发广泛关注,获央视《朝闻天下》、《经济信息联播》、《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新华社和凤凰卫视等权威媒体的聚焦报道。
《TIR公约》旨在简化和标准化国际道路货物运输程序,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企业在内陆办理海关相关手续后,运输车辆可凭一张单据(TIR单证)在同样实施TIR公约的国家间通行。运输过程中,各国海关只需核对TIR证信息、检查车辆海关封志,无需进行开箱查验就可直接放行。这种形式有效缩短了口岸等待时间,降低查验风险,从而将整体提升华鹏飞的物流服务质量。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与《TIR公约》在中国深入实施,TIR使深圳到阿拉木图的传统卡航10天运输时长减少至最多用时6天,效率提升67%。前往欧盟,TIR在时效和成本间取得了最佳平衡:时间上相对于空运,TIR速度稍逊,但价格仅为其1/4;对比海运60天与铁路45天的用时,时效15天的TIR却能做到接近无补贴情况下班列的价格。这种“安全、高效、门到门”的运输模式,将为湾区企业出海“一带一路”按下加速键。
TIR运输让华鹏飞完成了从国际货运代理向国际公路承运人身份的转变,将大幅度降低传统跨境陆路运输因海关查验和国内外车辆倒装引起的货损、货差与延误风险。
根据年报,2024年公司国际物流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89.61%。随着TIR与“湾区智造”深度融合,华鹏飞的出现将降低许多企业的出海成本,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关、IRU 组织、中道协及深圳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华鹏飞 “一车直达” 欧盟的目标有望实现,未来业务成长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