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孟宝乐
在鲁西大地的运河之畔,有一座古韵悠长、风华绝代的小城——临清。
或许,对于很多人而言,临清是陌生的。但岁月上溯,临清却是熠熠生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仅凭这一句名号,便可知临清在鼎盛时期的繁荣图景。
承载着千年漕运的深厚底蕴,临清不仅是“中国京剧艺术之乡”,更因其融汇南北风味而享有“运河美食之都”的美誉。
春风轻叩运河岸,古城飘香迎客来。4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宴——2025大运河(临清)戏剧美食现场交流活动在东宛园盛大启幕,为这座古朴厚重的小城拉开热闹欢腾的节日帷幕。
这场集运河文化、京剧雅韵与舌尖盛宴于一体的盛会,不仅为“五一”假期献上丰盛的文旅大餐,更向世界展开一幅千年漕运盛景与当代消费活力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吸引着八方宾客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约。

千年沉淀,解码临清的文化基因密码
翻开中华文明的版图,临清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京杭大运河的黄金水道上。
自隋唐大运河贯通以来,这座“漕运咽喉、商埠重镇”便因河而兴,历经千年风雨,积淀了厚重的运河文化底蕴。
彼时,漕船云集、商贾辐辏,南来北往的船队带来了“舟车络绎,市肆繁华”的盛景,也让临清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枢纽。运河不仅赋予了临清“一水连南北”的地理优势,更塑造了其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城市品格。
作为“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临清与京剧有着不解之缘。早在清代,徽班进京途经临清,便与当地戏曲文化碰撞出火花,此后京剧在此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里走出了李和曾、刘建元等京剧名家,民间票友活动蓬勃兴盛,“人人会唱皮黄腔”的文化氛围绵延至今。
京剧,不仅是临清的文化符号,更是融入城市血脉的精神基因。当京剧的锣鼓与运河的涛声交织,便谱写出一曲曲关于传统与传承的动人乐章。
而临清的美食,更是令人流连忘返。这里堪称“运河美食之都”,运河的漕运之便,汇聚了南北食材、融合了八方风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清饮食文化。
从宫廷盛宴到市井小吃,从清真美食到鲁味经典,临清美食既有北方的豪迈大气,又兼南方的精致细腻。
临清什香面,十几种配菜层层叠叠,面条爽滑劲道,每一口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清真八大碗,选材考究、工艺精湛,承载着回族饮食文化的精髓;锅烧鸡子、芝麻羊肉等名菜,更是将鲁菜的鲜香醇厚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康庄熏鸽、进京腐乳、由家喜铺传统糕点等非遗美食同样令人回味无穷,每一道都是时光沉淀的味道。
这便是临清,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美食共融的城市,在鲁西平原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在新时代的召唤下,文化自信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幕后登台,临清必然要承担起更多的历史使命,让文明更耀眼,让文化自信更澎湃。
近年来,临清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戏剧文化、美食文化的独特资源,首创“文旅+戏剧+美食”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连续举办多届戏剧美食文化节,打造了“戏剧+美食”的城市IP。
如今,临清戏剧美食文化节已成为一年一度的文化之约。每逢“五一”假期,柳烟轻拂运河堤,东宛园的垂丝海棠热烈绽放,八方宾客便循着京剧的锣鼓声与美食的烟火气欣然赴约。
这不仅是一场地域文化的集中展演,更是临清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鲜活窗口。

创新融合,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交响
以“乐享中华美食 共享美好生活”“天下运河 非凡临清”为主题,今年“五一”期间,临清携手山东省文旅厅、中国烹饪协会等重磅资源,全面升级活动规格,精心策划了一场涵盖国潮戏剧、美食展销、美食品鉴、主题演艺、招商洽谈等多元内容的文化盛会。
4月30日上午,活动在“江北小苏州”东宛园景区盛大启幕,以“戏剧为魂、美食为媒、运河为脉”,拉开了一场贯通古今的文旅嘉年华帷幕。
开幕式现场,东宛园的亭台水榭被精心装点成“大运河中华美食市集”,50余家运河沿线老字号与非遗美食品牌在此集结,勾勒出一幅“舌尖上的运河地图”。
青砖铺就的市集街巷里,“临清八大碗制售区”格外引人注目,非遗传承人亲自掌勺,羊腱子在老汤中翻滚,八角、桂皮的香气混着水汽升腾,与润林牧业“运河烤全羊”的炭火焦香交织,烟火升腾、香气四溢,重现出漕运码头十里飘香的饕餮盛景。
来自运河沿线的外地名吃与临清什香面、捶鸡面等本地非遗美食比邻而设,南北风味在此交融碰撞,恰似千年漕运带来的文化馈赠,于味蕾间演绎“一河串百韵”的独特魅力。
戏台之上,身着华服的京剧演员甩袖登场,婉转唱腔顺着运河水飘向四方,掀起一阵又一阵高潮。台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喝彩声、欢呼声、烤肉的滋滋声在亭台间交融升腾。
一河诗画,满城烟火,这般“吃美食、看大戏、游古园”的沉浸体验,让运河文化不再仅停留在泛黄的史书中,而是化作可品尝的美味、可聆听的雅音、可触摸的实景,成为鲜活生动的立体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传统节庆的单点聚集,临清此次推出“1个主会场+3个特色分会场”的全域矩阵,让戏剧与美食交织的文化热潮从景区渗透到城市肌理,延伸至乡村田野。
其中,国棉1960文创园创新推出“国潮戏剧美食音乐节”,以戏剧巡演、主题音乐会、篝火夜话等多元形式打造出沉浸式艺术空间。
运河钞关景区则融合文玩市集与京剧展演,通过票友擂台、非遗戏曲互动等环节,生动演绎“京剧之乡”的文化底蕴,为游客呈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戏剧盛宴。
乡镇会场同样亮点纷呈,魏湾镇依托中华海棠园的乡村旅游资源,精心推出美食市集、游乐体验、农家特色产品等多元体验活动,为游客奉上一场农味与趣味兼具的体验之旅。
深入临清此次戏剧美食活动,可以看到,从主会场的园林雅趣到分会场的工业潮玩,从古迹中的沉浸式戏剧到乡野间的农趣体验,这场突破空间边界的文化盛宴,真正实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深度融合,让“天下运河”的千年传奇在传承与创新中永续流淌。

产业破圈,从文化盛宴到发展新引擎
这场春日里的文化盛事,不仅是大运河畔的一场味觉狂欢,更是一次关于文化遗产活化与产业破圈的深度思辨。
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暨大运河(临清)餐饮业发展现场交流会”吸引全国知名美食文化研究学者、餐饮行业供应链企业代表、省市餐饮协会代表、中国烹饪大师等业界精英与领军人物齐聚一堂,为临清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研讨中,专家们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为临清美食IP的打造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专业建议,进一步强化“运河美食之都”的文化标识度。同时,他们为临清探索传统美食+现代科技”的融合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提升临清美食的品牌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
这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不仅为临清美食产业铺就清晰的发展道路,更为其加快起势埋下破局的伏笔。
事实上,一系列深远的产业变革已悄然在运河之畔铺展开来 ——
在产业深耕层面,临清持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构建放心消费环境,同时加快延伸美食产业链条,激活产业创新动能。例如,支持君博食品以“运河黑牛”为核心,打造从育种养殖到高端餐饮的全产业链,推出牛排、牛腩等高端牛肉产品供给。助力润林牧业依托“润林湖羊”特色品种,开发法式羊排、羊蝎子、清真八大碗等多元产品,让运河风味走进更多餐桌。
有了优质多元的产品,更需有消费场景的创新构建。临清充分释放“天下运河·非凡临清”城市IP吸引力,推出“一日游”美食专线,绘制“临清美食地图”,打造新都汇特色商街、乾城食荟、国棉1960文创园等美食集聚区,吸引游客体验“舌尖上的临清”。
流量时代,临清深谙“内容即流量”的传播逻辑,借助董宇辉等顶流主播宣传临清美食文化,邀请华红兵等网红达人创作“早餐之都”“早餐90天不重样”“‘国面’—临清什香面”等热门短视频,并吸引“吃主一哥”“真探唐仁杰”等众多知名美食博主前来打卡拍摄,让临清美食从地域符号变身“网红顶流”。
节庆IP则成为临清激活城市文旅消费的强引擎。通过举办山东省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新春季启动仪式、“五一”戏剧美食文化节、“十一”非遗美食文化季、冬游临清贺年会等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体验“小天津”美食文化的运河风味。
据统计,临清市2024年全年吸引游客510万人次,全市餐饮行业销售额增速实现17%,其中限上餐饮业销售额增速完成38.1%,增速位居聊城市前列。

从产业升级的深谋远虑,到消费场景的精雕细琢,再到传播声量的持续破圈,临清正用“美食”这把金钥匙,打开运河文化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的新空间,让千年漕运孕育的味觉传奇,在新时代续写“以食兴城、以文致远”的新篇章。
这或许就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模样:让历史照进现实,让传统拥抱未来,让每一个走进临清的人,都能在舌尖与心灵的双重共鸣中,读懂一条河的传奇,一座城的品格。
而以2025戏剧美食交流活动为起点,临清这座曾在漕运史上传唱繁华的古城,将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再度踏上新征程,让运河的涛声,永久回响在时代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