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4月25日晚,老白干酒披露2024年年报,该公司实现营收53.58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归母净利润7.87亿元,同比增长18%。
财报指出,老白干酒2024年年利润增长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优化产品结构,高中档酒销售收入增加,另一方面是持续开展降本增效活动,降低费销比和各项费用,盈利水平不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过降本拉高了净利润的同时,老白干酒2024年全年营收未达预期。老白干酒曾定下2024年计划实现营收57.8亿元的营收目标。但2024年,其实现营收53.58亿元,同比仅增长1.91%。
回顾以往,2021年—2023年,老白干酒营收分别为40.27亿元、46.53亿元、52.57亿元,期间增速11.93%、15.54%、12.98%,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的表现明显不如以往。
老白干营收增速放缓与几方面原因有关,首先是高端化增长有限。以价格带来对产品进行区分,该公司去年100元以上产品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5.29%,100元以下产品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7.09%,中低端产品的收入增幅更为明显。
根据财报资料,该公司100元以上产品主要代表有1915衡水老白干酒、十八酒坊(甲等20)、武陵上酱等;100元以下产品有十八酒坊(8酒)、十八酒坊(王牌酒)、武陵飘香等。
通常来说,高端化产品有着更高的毛利率,同时,发力高端产品也对一家白酒企业的品牌形象具备积极作用,有利于打通渠道,将产品送至高端化的餐桌。这也是最近几年中国白酒企业都在发展千元大单品,布局高端化市场的原因。
高端化困境之外的另一个原因是,老白干酒旗下品牌在全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存在差异,个别产品出现全年营收下降。老白干酒集团旗下现有衡水老白干酒、武陵酒、孔府家酒、板城烧锅酒、文王贡酒五家白酒企业,涵盖了老白干香型、浓香型、酱香型三大香型。各企业独立运作,聚焦的地域也有所差异,包括河北、山东、安徽、湖南等。
旗下产品聚焦不同的地域,有利于分开突破地方市场,做区域性白酒中的名品,但也意味着品牌各自为营无法合力。2024年,老白干旗下产品却出现了明显的业绩分化。
从产品来看,衡水老白干酒系列是该公司营收主力军。2024年衡水老白干酒系列营收约25.90亿元,同比增长9.96%,占总营收的比例约为48%。
在众多产品中,2024年营收增速最高的是为孔府家酒系列,2024年营收约2.3亿元,同比增长28.12%。板城烧锅酒系列则是众多产品中唯一营收下滑的产品,该系列2024年营收约8.58亿元,同比下滑10.33%。
分地区来看,2024年老白干酒主要以河北市场为主要销售区域。报告期内该公司在河北市场营收31.18亿元,同比增长2.61%,为公司贡献了近六成营收。湖南是其营收第二大市场,该公司2024年在湖南地区营收约10.98亿元,同比增长12.30%;毛利率更是高达81.06%。
各地区业绩表现与各产品业绩表现形成了对应。衡水老白干酒和板城烧锅酒来自河北,对照着该公司以大本营为主要销售区域,此外,2024年的第二大营收市场湖南,则拥有武陵酒。2024年,武陵酒实现营收10.99亿元,同比增长12.30%。
这也反映出了影响老白干酒营收增速放缓的第三重问题,销售依赖酒企所在的大本营市场。

针对上述情况,界面新闻从老白干酒方面了解到,针对全国化布局与各产品的经营,该公司领导正在就接下来的工作计划进行讨论,暂无可披露消息。
围绕高端化布局,老白干酒方面则特别提到了武陵酒。“老白干酒近几年一直在做中高端转型,去年的市场环境不是特别好,但武陵酒最近几年增速还是不错的。”
界面新闻了解到,武陵酒在电商平台打出“中国三大奖项名酒之一”的宣传语,推出中高端产品,在电商官方旗舰店中,53度500ml单瓶武陵上酱折后价为2390元/瓶。另有度数与容量相同的武陵中酱酒,折后售价739元/瓶。虽然该系列旗下也包含终端售价约为100多元一瓶的武陵经典飘香酒,但整体来看,该品牌已经围绕中高端产品形成了不同尝试。
财报显示,2024年武陵酒的毛利率高达81.06%,远高于各产品合计的毛利率66.15%。
在一个典型样本获得了阶段性成果之后,老白干酒能否在高端化和全国化上持续做出改变,也是重新提振其营收的重要关注点。
2024年,虽然受限于三重困境,但老白干酒得益于降本增效,稳住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的势头。2024年,老白干酒经营计划中提出营业成本控制在20.7亿元以内,费用不超过17.5亿元,营业总成本控制在47.7亿元以内。
根据2024年财报,该公司完成了降本计划,其全年营业成本为18.24亿元,费用共计16.54亿元,营业总成本43.66亿元。
展望2025全年,老白干酒制定了更为稳健的业绩目标,计划实现营收54.7亿元,同比增幅为2.1%。对照这一目标,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已达预期。老白干酒2025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3.3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