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普瑞眼科医院专家解读:高度近视怕视网膜病变?散瞳眼底检查能早发现、

高度近视患者通常指静态下(即调节与睫状肌处于麻痹状态下)近视超过600度。

眼科门诊中遇见很多近视的患者,现在大家对眼底的重视有所提高,特别是年轻近视患者,也有一些来院直接要求查眼底的,但是多数患者并不知道检查眼底需要通过散瞳,甚至会问为什么需要散瞳查眼底呢?而我们眼科医生又为什么建议近视患者甚至高度近视患者要散瞳查眼底呢?

  1. **扩大视野,观察更全面**

瞳孔自然状态时较小:没有散瞳时,瞳孔直径较小,医生通常看到眼底的中央区域(如黄斑区),而周边视网膜可能被遮挡。

散瞳后视野扩大:眼科门诊中一般会使用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扩大瞳孔后医生能更清晰地观察到视网膜的周边区域,这些区域是高度近视病变的高发部位(如视网膜裂孔、变性区)。

  1. 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风险高

**眼球结构异常**:高度近视患者眼轴拉长,视网膜被拉伸变薄,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

**早期病变隐匿**:周边视网膜的病变(如格子样变性)可能无症状,但可能发展为视网膜脱离,散瞳检查能帮助发现这些早期病变,避免漏诊。

  1. 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高度近视可能伴有玻璃体混浊(有些患者会感到眼前有飞蚊高),散瞳后能减少光线散射,使成像更清晰。

放松睫状肌:部分散瞳药物可暂时麻痹睫状肌,减少眼球调节对检查的影响,以便获得稳定的眼底图像。

  1. 预防严重并发症 及时干预

高度近视是视网膜脱落的高危因素,散瞳检查可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通过激光治疗等手段预防。

  1. 散瞳的注意事项

**可能会有短暂不舒服**:散瞳后会有4-6小时的怕光、看近模糊,避免驾驶或强光下活动。

**禁忌人群**: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避免诱发眼压升高。

高度近视患者因眼底病变风险显著增高,散瞳检查是必要的筛查手段,能较全面、准确地评估视网膜健康状况,及时干预潜在风险,避免视力严重受损。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