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OPET行业深度调整的2024年,双星新材(002585.SZ)交出了一份“逆势突围”的成绩单。尽管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低位徘徊等挑战,这家全球聚酯薄膜龙头仍以营收两位数增长、细分业务多点开花的韧性表现,彰显出其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定力。
营收韧性凸显 细分赛道多点开花
4月22日晚,双星新材发布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08亿元,同比增长11.70%,同时,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2亿元,同比实现微增。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明显改善;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显示出较强的底部反转信号。
此外,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仅为32.1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手货币资金为3.7亿元,为公司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回顾2024年,BOPET行业经历深度调整期。卓创数据显示,行业全年新增产能80.5万吨,总产能达694.96万吨,同比增长14.1%,而需求增速尚维持在个位数,年内,普通膜价格长期处于近五年低位,差异化膜价格下降后也处于低位盘整。
面对行业激烈的价格竞争与产能释放压力,双星新材依托五大新材料板块平台优势,凭借多元化的产品群、深厚的客户基础与一体化产业布局,有效对冲行业周期,2024年,双星新材实现新材料业务销售量65.83万吨,同比增长16.58%,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报告期内,双星新材持续加码大尺寸光学膜、MLCC离型膜、偏光片保护膜、复合集流体等高附加值产品布局,推动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市场竞争力。分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公司光学材料板块实现销售收入27.39亿元,同比增长10.16%,销售量为25.33万吨,同比增长1.98%。报告期内,公司深化头部品牌合作,光学膜片业务同比增长40%,国内外客户拓展持续提速,并凭借着出色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公司2024年获评TCL的“优秀供应商”和“携手出海奖”;公司积极发挥在线离型优势,推动实现高端离保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公司的MLCC离型膜已实现稳定量产,并成功导入国内头部MLCC厂商供应链体系,加速国内外企业市场拓展。同时,公司可变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板块分别以同比23.54%、17.99%的收入增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新能源材料膜业务虽受阶段性需求调整影响,但公司通过加速布局复合集流体等新品,为后续市场稳固奠定基础。此外,公司持续夯实聚酯功能膜的市场竞争力,在2024年实现收入20.70亿元,同比增长57.76%,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双星新材出口市场亦取得突破。2024年,公司深化三星、LG等国际企业合作,持续拓展日韩等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出口业务销量和销售额均实现稳健增长,其中实现销售收入11.97亿元,同比增长44.62%,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攀升。目前,双星新材产品已覆盖60余个系列、100多个品种、500多个规格,服务超5000家终端客户,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可变信息材料和热收缩材料等领域稳居行业前列。
技术壁垒筑高 国产化替代提速
双星新材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为2.39万元,同比增加4.6%,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4.04%,重点攻坚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细分市场。同时,公司在2024年落实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20项实现量产,新增专利申请75件,授权发明专利15件,并落实了科技创新目标5项,展现出较强的研发实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同时,双星新材稳步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布局。公司依托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纵深布局精密涂布领域,持续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矩阵,增强产业韧性。2024年,公司重点推进高平滑MLCC离型膜、偏光片离保膜、环保型PETG热收缩材料等产能建设,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复合集流体赛道产业化进程有望加快,双星新材凭借磁控溅射、水镀等工艺积累,成为业内首家获得商业化订单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已具备规模化生产的能力,随着产业化进展的推进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发展,为新能源材料业务打开增量空间。
此外,公司通过规模效益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企业实现生产成本优化与产品价值提升。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公司着力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其智能工厂建设成果获国家级认可,成功入选“2024年5G工厂名录”,彰显了公司的智能制造领域实力。
行业基本面持续优化 夯实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BOPET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供需优化的趋势为双星新材在内的膜材料企业创造了战略机遇窗口期。
供给侧方面,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产能增长率较2023年下滑6.45个百分点,预计本轮行业新增产能释放高峰基本结束,叠加落后产能持续淘汰和行业自律机制完善,供给端有望持续优化。需求侧亦在政策与创新共振下,增长动能显著。一方面,扩内需政策确定性的加强,有助推动BOPET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另一方面,AI终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BOPET材料打开新增长空间,此外,国产化替代浪潮推进下,国内膜材料厂商亦迎来发展机遇。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以来,主要BOPET产品价格有所回暖,行业毛利率逐步修复,行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作为BOPET行业龙头企业,双星新材通过精益管理、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夯实发展根基。未来随着BOPET行业供需格局优化、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提速,兼具规模效应和技术实力的双星新材,有望在本轮行业复苏中实现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