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的20家机器人队伍同场“赛马”。最终,来自北京的“天工”机器人夺冠。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机器人”已经成为基金季报的高频热词,多只机器人概念股在一季度获基金增持,且为基金贡献了丰厚的收益。
ETF方面,截至2025年4月21日 10:42,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强势上涨1.22%,成分股国睿科技(600562)上涨10.01%,奥比中光(688322)上涨6.71%,合康新能(300048)上涨5.31%,鼎泰高科(301377),鸣志电器(603728)等个股跟涨。机器人50ETF(159559)上涨1.04%。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18日,机器人50ETF近半年累计上涨9.72%。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机器人50ETF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641.12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556.52万元。
机器人50ETF紧密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机器人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证券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汇川技术(300124)、科大讯飞(002230)、石头科技(688169)、全志科技(300458)、双环传动(002472)、机器人(300024)、华工科技(000988)、中控技术(688777)、大华股份(002236)、绿的谐波(68801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2.06%。
政策面方面,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装备工业近7成的重点产品产量实现了增长,增长量达到69.2%,比去年同期扩大了16.7个百分点。下一步,深入实施“工业母机+”、“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供需对接和推广应用行动,持续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出台相关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中信建投研报称,人形机器人半马得到广泛关注。该机构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是中美AI科技竞争的主场,长期空间广阔。建议不拘泥于“人形”深度挖掘“AI+机器人”的投资机会,比如外骨骼机器人、灵巧手和传感器这三个方向的商业化落地更快,这些方向的放量节奏不以人形机器人放量为必然前提,并且后续有望能够得到持续的数据验证。
机器人50ETF(159559),场外联接(A类:020893;C类:02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