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低空人才培训中心在成都东部新区揭牌成立。培训中心将聚焦低空经济领域研学、科普、无人机执照培训、技能鉴定、应用场景打造等业务,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提供高水平和规模化人才支撑。成都东部新区在与中国民航飞行开启新一轮院地合作的同时,与英武通用航空签署合作协议,落地低空文旅项目,预计今年9月开始试运营。

校地合作 打造低空人才综合培训示范基地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低空人才培训中心由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与成都东部新区共同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建设由中国民航局认证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点,涵盖无人机执照培训、低空文旅消费、无人系统测试验证等多元业态,将依托中飞院教育、科研资源,以世博园、三岔湖及周边配套为载体,在成都东部新区打造集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全空间无人系统应用、低空文旅消费与航空产业展示于一体的低空人才综合培训示范基地和中国民航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据了解,培训中心计划五年内培养中小型无人机操控员3000人以上、低空专业人才3万人以上,满足低空经济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打响成都低空经济品牌,带动无人机展销、展贸、维修、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地位日益突出。今年以来,成都东部新区借助“临空”和“世博园”两大特色优势,率先实践以场景赋能促进低空经济成果转化,发布并落地了包括“天府机场干支末低空物流航线”“低空文旅嘉年华”在内的多个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应用场景。

此次院地合作建立民航低空人才培训中心,将进一步推动成都东部新区抢抓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战略机遇,占领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高地。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电子电气学院(无人机学院)副院长周超说,学院将充分利用完备的民航、通航科研资源,发挥自身在飞行训练、空管、航空工程及运行管理等领域的优势,为低空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签约低空文旅项目 预计今年9月试运营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低空人才培训中心挂牌的同时,成都东部集团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电学院、英武通用航空签署合作协议,利用世博园独特的生态空域资源,打造低空文旅应用示范基地,探索低空科技应用与生态场景结合的创新模式。
英武集团董事长殷鹏认为,成都是六个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开放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飞行审批流程便捷,东部新区紧邻天府机场,交通便利,文旅资源优越,非常适合低空项目落地。

据介绍,英武通用航空在成都东部新区落地的低空文旅项目,一期计划结合新区热门景点,建设1个UAM城市空中交通示范中心,1个低空经济研学教育基地,N个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场,设立多条低空观光航线,开辟成都“低空文旅”新赛道。二期将建立超轻型evtol智能制造基地,建设两条生产线,1个测试基地,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年产超轻型evtol英武旋影1000台。“项目预计今年9月在成都东部新区世博园开始试运营,明年一季度正式投入使用。”殷鹏表示。
自成立以来,成都东部新区立足毗邻天府机场的区位优势,将低空经济作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
目前,新区已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编制低空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低空产业发展路线图;联动双流区和简阳市,组建了前期8700万元的“航投正菱双东简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即将出台低空“产业+人才”专项政策,攻坚低空全链条产业落地。
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借助低空人才培训中心优势,联动天府机场“干支”网络及口岸优势,整合资源要素,联合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科技赋能生态、生态反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赋能加持。